一周全球宏观因素对茧丝后市影响分析(1.24-1.28)
发表时间:2011-01-30     发表评论

  一、极端气候“流窜”全球,商品市场亢奋异常

  气象灾害在2011年伊始便在全球肆意横行,所到之处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更是让全球经济随之颤抖,布里斯班犹如“鬼城”,俄罗斯达到零下60度低温,巴西泥石流已造成超过500人遇难……在极端气候的背后,则是商品市场的种种炒作题材在不断发酵。

  点评:无论炒家们如何在商品市场上炒作极端气候因素,作为丝绸人,我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行业所受到的影响如何?

  中国蚕桑主产区均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而这部分地区在这次极端气候影响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它对桑树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在当前,严寒对桑树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许还会产生正面影响,因低气温会降低今后病虫害暴发几率。但是一旦进入3月份,气温还是低的话,那肯定会对它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使得桑树出叶率降低,所以桑树因素悬念要到那时才能被揭开,我们拭目以待!

  二、印度丝绸行业向政府寻求帮助

  据报道,自2010年8月以来,由于印度国内生丝价格一涨再涨,已从过去的1750卢比/公斤,上涨到目前的3300卢比/公斤,涨幅高达88%,它使得印度丝绸业陷入了危机。尤其是那些生产规模小的手摇织机企业,它们受到的影响更大,在印度这样的企业共有15万家,它们占掉全印用丝量的一半。

  为化解上述危机,印度政府委托手摇织机公司拟向中国进口2500吨免税丝,以通过此方式向15万家手摇织机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价格机保障机制,以便他们能接受新订单业务。但是,通过几个月的情况观察,政府的初衷完全没有达到,反而还导致了中国及印度国内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严酷的事实让印度政府的政策大跌眼镜,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点评:其实道理很简单,第一,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生丝的却是短缺的;第二,印度政府的公开策略的却助推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由于受上述因素影响,前期生丝价格疯狂上涨至少有一部分是透支了印度政府政策的,同样前段时间价格深幅回调也有很大原因是对前期透支的修正。

  另外,上述情况也反映出,企业规避风险的最佳办法不应简单地依靠政府帮助等行政手段,而应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风险,也就是让企业积极去参与套期保值,可惜的是印度没有为企业提供对冲风险的渠道,他们没有生丝期货市场或中远期市场,所以我们认为,这才是印度丝绸业陷入危机的关键,而我们中国有了这样的风险规避场所,那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还不重视它呢?值得深思!

  三、中国经济:硬着陆,还是基本不着陆?

  这是1月21日,刊登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汪涛,她是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在文中说道:2010年四季度GDP增速强于预期。2010年,我们不同意市场上对于“硬着陆”的担忧,预计经济活动将逐渐放缓。我们当时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会由于出口和房地产建设均的显著放缓而回落至8%左右。直到2010年10月,我们仍然认为虽然房地产建设活动保持强劲,但大面积的拉闸限电将会抑制工业生产增长。结果,美国经济的反弹使外需好于预期,而11月初政府出于对供给紧缺及通胀的担忧,也放松了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力度。换言之,中国经济并没有“软着陆”,而是几乎没有着陆。

  点评:如果中国经济没有着陆,意味着整体经济仍然会保持较为强劲增长态势,同时,流动性亦会保持相对充裕,所以过分看空中国经济是不现实的。

  虽然,中国丝绸是中国经济沧海一粟,但中国经济能保持健康增长它自然会是受益者,即或我们的丝绸仍然是外向型行业。

  当然,中国经济没有着陆,也不能断定今后就不着陆,我们总是希望它能软着陆,这是否能实现呢?因为硬着陆所带来的损害太大了!

  四、展望2011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展望2011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中长期经济形势看好,商品需求将增加,部分商品供需关系预计将比较紧张;全球流动性依然泛滥,美元贬值预期较强,将刺激商品期货价格上涨;不过,一些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增大,抑制商品期货价格上涨幅度;此外,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投机行为仍将盛行,加之各种突发事件,将加大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幅度。农产品期货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部分上涨过快品种将面临一定的下调压力。

  点评:作为中国独有的丝绸商品,它的价格形成更具独到,其往往是供应量决定价格,所以价格需求弹性很小。

  通过几年来的行业大洗牌,目前的丝绸行业正走向成熟,之前过度反应顽疾现在减轻多了,所以如果今年蚕茧供应量相对稳定,茧丝价格高位运行还是可期的,但前提是供应量相对稳定。

稿件来源:中国茧丝交易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