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采取措施鼓励消费品进口 LV等品牌嗅到商机
发表时间:2011-03-04     发表评论

  奢侈品牌齐聚北京,源于嗅到了中国消费品进口扩大的良机。

  2011年2月22日,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天津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 Intertek天祥集团协办的《2011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前景与挑战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Levi’s、Burberry、IKEA、Prada、Gucci、Liz Claiborne、Walt Disney、Nike、Apple、Olivia Miller、Abercrombie &Fitch、Swarovski、Bestseller、Philips、Kraft、中美史克(GlaxoSmithKline CHRD China)等国际知名品牌商及零售商等悉数到场。

  出席会议的中国商务部、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政府人事透露出了中国消费品市场进口扩大的信息。这无疑将给诸多外资消费品牌更多的机会。

  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在论坛上表示,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是调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巩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成果的重要举措。扩大内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尤其要通过增加进口为扩大内需提供积极的动力。

  据透露,2011年商务部将通过完善进口贴息、进口信贷等一系列促进政策,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进而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

  中国进口消费品的潜力原因之一在于进口比例过低。

  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和世界第四大消费品市场,但是,消费品进口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3%。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在论坛上说,目前进口消费品比例依然偏低,市场开拓潜力巨大。根据联合国BEC的分类,“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消费品进口占总进口只有不到4%,2010年进口1.4万亿美元中,只有4%是消费品,进口消费品占全国零售总额也只有3%。

  而中国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的青睐与日俱增。据了解,2010年中国进口意大利服装只有4亿多美元,但是比上一年增长了40%;法国化妆品进口总额不到4亿美元,但是也比上一年增长了40%;东盟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食品进口的最大供应地,2010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食品达到56亿美元,增长40%;美国的轿车在中国市场也实现了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进口的美国轿车将近32亿美元,增长了43%。

  王受文认为中国开放市场的力度将越来越大。目前,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只有9.8%,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和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而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进口关税达到46.6%。在非关税壁垒方面,中国已经采取了取消所有商品配额管理的进口制度。

  王受文表示,为进一步鼓励进口,商务部计划多措并举,一是建立和完善进口服务体系,提高相关进口政策的透明度;二是积极举办一系列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三是积极支持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促进团赴国外采购;四是鼓励我国内外贸企业与国外消费品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进而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费用;五是加快自贸区建设,以享受消费品进口的优惠政策。目前,中国计划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4个自贸区,其中已经签署协议的有10个。

稿件来源:中国经营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