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供应链配套及服务水平 国外买家加价采购中国纺织品
发表时间:2011-03-07    作者:李溯婉 发表评论

  3月逐渐进入国际买家下单的高峰期,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部分中国制造商和境外采购商不再在价格上胶着,而是逐渐达成共识,共同承担上涨的生产成本。

  近日,在广州市对外经济合作局和环球市场集团组织下,日本高秀、美国XLNT公司等多家国际大买家发布2011年采购计划,涉及金额超过20亿美元。美国XLNT公司采购代表菲育贤(Parker Fairfield)表示,南、北美洲及中东市场增长非常快,这些市场很多产品都来自于中国,该公司主要帮客户采购五金建材,同时也为Gucci、Hugo Boss等知名服装品牌进行采购,最大的客户今年计划在华采购额达800万美元。

  “我们在中国有40多个合作的工厂,不过,现在要找到好的工厂越来越难,因劳动力等成本上涨,一些之前合作得不错的广东工厂搬迁到长三角或内地,内迁的工厂在产品质量以及交货期方面令我们有些担忧。目前,尽管广东产品价格上涨,但质量以及交货期可以保证,我们的采购非常看重供应链配套以及服务水平。”菲育贤说。

  英国Zutux公司采购代表王重赐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设在中国香港的分部主要负责在亚洲地区采购家居产品,其中80%的产品来自于中国内地。近几年来,中国有些电子厂、纺织厂陆续迁移到印度、斯里兰卡等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但至今亚洲不少国家或地区在质量控制和物流配套等方面依然不到位,而中国制造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不再只是提供低成本、低质量的产品,出现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采购商还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来购买好品质的产品,中国制造在未来几年内的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王重赐还说,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各地采购商品的价格都在上涨,今年该公司将采购成本预算增加10%~20%,上涨采购成本中5%~6%转嫁给下游的零售商,增加采购成本预算,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质量的监管。

  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预期升值等因素,中国制造商纷纷将今年出口订单价格提高。一家灯具制造商负责人康文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预计出口成本上涨15%,今年一些有实力的厂家供应商结成联盟在价格上坚挺,部分增加的成本还能顺利转移给国际采购商,而另一部分只有靠自身消化,目前企业在逐渐转向高利润的产品和高利润的客户。

  东莞泰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何毅则谈到,今年该公司新产品打样达到4000多款,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已与宜家、飞利浦等高端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并与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共同探讨如何面对成本的增长,一起分担增加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在调整自身产品和市场结构,最近到北美、欧洲等市场考察市场,假如条件成熟,不排除在目前OEM(贴牌生产)、ODM(自主设计)的基础上推出自营品牌。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