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郑棉破位下行弱势延续 应保持逢高沽空思路
发表时间:2011-03-30    作者:黄成宝 发表评论

   受多单获利回吐及新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预期等影响,上周五美棉承压下行,宣告了美棉前期强势暂告一段落。虽然美棉主产区德州、乔治亚州遭遇40年一遇的旱灾,影响了新年度棉花种植进度,但难以改变美棉的偏弱格局。国内方面,郑棉也承压下行,主力1109合约周一先后跌破30000元/吨和29000元/吨的重要支撑。

  目前,除了关注3月31日的USDA报告可能大幅调高棉花种植面积外,还应注意到2011年国内流动性收紧的氛围政策将抑制商品价格的上行。就国内棉花而言,虽然国储存棉量较少,基本维持在30万—40万吨,处于较低水平,实际调控能力较弱,但必须要看到,国家还有其他的行政手段来干预调控价格。

  此外,就是看待本轮棉花大涨中备受关注的供需缺口问题。USDA的3月供需报告预估我国消费量在1023万吨左右,供需缺口仍维持在380万吨的高位。如按照我国近几年的平均消费数据,消费量在1050万—1100万吨之间,但是今年的高棉价会不会真正的抑制需求,若抑制了10%的需求,则可能减少100万吨的消费量。供应方面,国内产量和期末库存假如在620万—650万吨,再加上对棉花有替代作用的化学纤维用量大幅增加,若替代量在10%左右,将再减少100万吨的棉花消费量。今年我国加大外棉进口力度,若进口量在去年的基础上保持平稳增加,则总量可能在280万—300万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到年度末期实际的供需缺口可能没有此前预期的多,棉花供需应该是处在紧平衡状态,真正缺的是总量偏低的高等级棉。

  在新棉上市之前,国内棉花的库存究竟能维持多久也是市场关注的。2月份的纺企调查数据显示,纺织企业原料库存下降,坯布和纱线库存增加,工业库存约为124万吨;商业库存为339万吨(含外棉、流通棉、国储棉),较1月略减20万吨。目前市场上的总库存量为460万吨,按平均每月80万—90万吨的用量,还能维持5个月左右,加上随后部分外棉进口的补充,供应还比较充足。

  目前纺织企业纱线库存较多,销售不顺畅,且下游坯布服装对价格认可度较低,纺织企业面临库存压力较大。同时企业资金受限,招工难、贷款难等问题也困扰着纺织企业。虽然4月、5月份是春夏服装的生产旺季,但纺企的补库需求难以对棉花价格形成较强的利多支撑。

  操作上,郑棉应保持逢高沽空思路,主力1109合约关注29000元/吨的压力位和27000元/吨的支撑位。套利操作上,郑棉1201合约与1109合约的反向套利进入利润快速兑现期,价差波动剧烈,投资者应谨慎;棉花1109合约与PTA1109合约之间的价差也有放大趋势,投资者仍可考虑买PTA1109卖棉花1109进行套利(PTA与棉花的比例为3比1),目标价差长期可看到6000左右。

稿件来源:期货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