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出台月结保底政策 粘胶短纤产销回落至2~3成水平
发表时间:2011-04-12     发表评论

  受益于棉花,1月份粘胶短纤价格稳步提高。但自2月中旬开始,市场成交量每况愈下,行业库存水平日益拉升,逐步逼近安全警戒线。在高库存压力下,3月份不少生产企业出台月结、保底等相关政策,但也只能在无人买单的窘境中“裸奔”。

  在疯狂棉价的助力之下,1月份国内粘胶短纤市场一路上扬,先后突破25500元/吨、26000元/吨、26500元/吨重要关口。节前最后一周,虽然受春节放假气氛及运力影响,粘胶短纤市场成交量有所萎缩,然而在低库存、高成本的支撑下,粘胶企业惜售心态明显,甚至一度暂停签单。

  春节之后,因用工形势紧张,下游人棉纱厂开机率恢复迟缓,市场处于半休市状态。尽管市场成交量并未形成规模,但在上游棉短绒、棉浆粕价格大幅拉涨的作用下,化纤工厂纷纷上调产品报价。截至2月15日,粘胶短纤1.5D*38mm市场主流价格在27500元/吨或略偏上水平,个别较高28000元/吨以上有小量成交。

  受此鼓舞,粘胶短纤行业酝酿再次集中提价。2月19日,行业经营会议于萧山召开,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周内执行价不低于28500元/吨、月底目标价29000元/吨。2月21日,山东海龙、唐山三友、澳洋科技、萧山富丽达等企业相继将报价上调500元/吨至28500元/吨。然而受棉花调整影响,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大,新价位成交寥寥,市场产销回落至2~3成的低位水平。

  进入3月,粘胶短纤市场进入下滑通道,商谈重心不断下移。由于在前期追涨的过程中,下游人棉纱厂大量补仓,手中普遍已有1~2个月的原料库存,短期入市采购意向不足,个别化纤工厂开始出现单日零产销的惨淡。临近月末,虽然市场主流报价维持不变,但实际商谈重心逐步走软至26500~27000元/吨,零星成交已经向26000元/吨逼近。因连续产销不畅,化纤工厂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行业整体库存上升至20~25天水平,个别较高已超过一个月。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