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提升进行时——服装业:从产量增速放缓到有效供给提高
发表时间:2011-04-18    作者:殷黎杰/曾友超/张秋影 发表评论

  2010年,中国服装行业进步提升与各种新旧制约因素交织并存。这一年,在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基础上,中国服装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各项行业指标在上年较低基数的基础上均获有大幅回升,生产、投资、内销、出口、企业效益等几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暖态势。但与此同时,开工不足、成本上扬、市场波动、价格上升等情况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产业运行质量提高 从规模转向价值扩张

  服装生产快速恢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11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675亿元,同比增长24.38,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1324亿元,同比增长23.89%完成服装产量256.74亿件,同比增长19.03%。
  
  2010年1-11月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率达到97%,产销衔接良好;新产品产值同比增加28.62,较2009年同期提高12.26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到28.23万元/人,同比增长19.41%,生产效率稳步提升。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58亿元,同比增长达35.81%。行业平均毛利润、利润率风别达到14.61和5.01,恢复到历史高位。行业劳动生产率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上产率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1.40%、11.67%和3.41%。
  
  2010年1-11月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数较上年同期减少17.11%,亏损面为15.72%,比上年同期缩小4.5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了5.11%。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6.84%。,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企业平均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17.14%和27.12%,人均利润、人均产值和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提高了30.38%、19.41%和20.15%,人的效率效益大大提升。同时,企业营运成本费用与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大幅攀升,行业主营业务成本上升了25.21%,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成本上涨了17.2%,人均成本费用提高了19.42%,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仍有待加强。
  
  2010年,服装行业处于恢复期和转型助跑期,产业区域格局开始调整但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中、西部地区服装产量上升速度快,但由于基数低,尚不足以影响全国生产和格局变化。中、西部地区服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5.05%和50.32%,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1.43%和1.56%。

  总体来看,“十一五”行业生产呈现出”产量增速放缓“和”有效供给“提高两大特征。
  
  “十一五”期间,我国服装总产量呈总体下降趋势,但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及竞争力在不断提,一批资金、技术、管理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的中小企业逐渐被淘汰;大企业进一步掌握产业资源,品牌集中度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辐射能力、拥有全国营销网络的大品牌;服装行业产能格局得以优化,落后产能有效淘汰,大企业在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明显。

  这种变化为服装产业建立以大企业为产业核心的新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服装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扩张转变。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