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再生记:从垃圾变身衣服、化纤、拉链(组图)
发表时间:2011-06-19    作者:陈丽娟/田米 发表评论

每天,工人收购两三吨的塑料瓶回工厂加工

  烈日下,小李从泉州市区拉回一车塑料瓶,堆得五六米高的麻袋,远远望去十分壮观。熟练地卸完塑料瓶,他甩了甩汗珠,脱下T恤,跟工友们聊着一天来的收获。

  小李是泉州市区江南街道乌石社区泉清再生资源加工厂的一名员工。每天凌晨4点,他就得起床,赶赴泉州市区各地收购各种塑料废品,待收得满满一车大概两三百斤后,赶紧运回工厂,等待加工。

  泉清再生资源加工厂内,聚集了泉州近一半塑料瓶,一天平均可收购、加工两三吨,而后运往全国各地,用来作拉链、衣服的辅助材料等。

  一个平时被当成垃圾扔掉的塑料瓶,是如何变身为拉链的?5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加工厂的翁祖力,介绍了与“垃圾”打交道的流程。

  “这些卸完的塑料瓶,先要经过分拣工人的第一道审阅。”翁祖力说,一个塑料瓶进来加工厂,外壳难免有污渍,因此工人们都得把瓶子和商标纸、瓶盖分开,并根据不同种类区分开来。

  而后,瓶身进入二楼的传送带平台。十多位工人在传送带边上,根据瓶子的不同颜色,再一一分类,最后再进入粉碎机,不一会儿工夫,瓶身就变成碎片了。最后,工人打包,再将塑料碎片运送到有需要的各工厂。

  这些碎片可“变身”棉花、衣服、化纤、拉链及地毯等辅助材料,分送到全国各地。瓶盖和商标纸则另外收集,由专门的工厂留作回收用。

  翁祖力说,每年6月起,各种塑料瓶消耗极大,工人们几乎每天都得出去收购塑料瓶,一直持续到10月份。在他看来,塑料瓶本是白色污染,一旦没处理好的话,将污染环境。而通过他们这种回收厂,这瓶子的每一部分均得到了相应的处理。所以,尽管是跟“垃圾”打交道,也其乐无穷吧。

塑料瓶加工前,要先去除标签



垃圾成山


 
工人们将塑料瓶按颜色分类,再送入粉碎机

粉碎的塑料瓶装入袋子,运送到需要的工厂

 

加工厂内的塑料瓶堆积如山

稿件来源:海峡都市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