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涨下的被迫改革——羽绒服:“看天吃饭”前的冷思考
发表时间:2011-06-23    作者:肖莹 发表评论

  对于靠天吃饭的产品来说,气温的升降对企业的销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曾经经历过暖冬、冰冻、“千年极寒”等气候或坊间传言后的羽绒服企业家,在每年夏季产品投产前,最爱谈及的问题就是:“你预计今年的行情怎么样?”

  “今年的会议,我们对这个问题不作回答和预测。”作为中国服装协会顾问、羽绒服委员会主任的蒋衡杰,在6月18日召开的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年会上,面对台下上百位企业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说道。

  除去气候这一不确定因素,对于羽绒服这个行业而言,在即将步入投产期的时候,还有更多的模式需要他们进一步探索。

  先“预热”后“遇冷”

  经历了2009年突如其来的寒流,在“千年极寒”的传言中,去年中期,众多商家和厂家就提前做好了市场启动前的预热工作。

  2010年盛夏的青岛,一位业界大鳄曾在羽绒服委员会年会上高呼:“2009年的胜利让整个行业跃跃欲试,要大干一场,但今年冬天的形势却并不容乐观,希望大家在产能和品牌的扩张上冷静一些。”但这位老总的发言却被不少情绪激昂的企业家忽略了,甚至在有些人眼中,这个老总的话语颇有为行业垄断造势之嫌。

  去年入冬之初,动辄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羽绒服在各大商场热卖。但好景不长,当节气过了大雪,行将冬至之时,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在零度上下徘徊,“不给力”的天气让羽绒服市场恢复了平静。此时,官方媒体纷纷辟谣说,“千年极寒”并没有科学依据。

  “由于在2009年初尝到了甜头,不少企业加大了产量,有些企业甚至将产量扩大到往年的3倍。因此,省级代理商、经销商等都存在严重压货的现象。气温不下降,企业却想在春节前出清存货,终端的销售难度可想而知。”一位服装企业老总说,今年年初,众多羽绒服品牌无奈之下选择了轮番促销。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羽绒服销售继续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3.8%。在业内专家看来,由于冷空气来得较晚,造成了市场对羽绒服的整体需求逐渐下降。同时,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时尚化。近年来,羽绒服突破原有面料,将棉服与皮衣的概念相融合,印花、渐变色等设计感强的面料款式越来越多,轻薄型和针织面料的羽绒服销量明显增加,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成本上涨下的被迫改革

  2010年,涤纶等化纤价格上涨,导致羽绒服面料价格大幅上升,直接影响了羽绒服面、辅料的供求秩序。特别是羽绒的价格涨幅达历史均价的4倍,大大增加了产业链中价格由上游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之“用工荒”、“通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2010年羽绒服行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20%以上。此外,在货币政策的调整过程中,企业融资难度不断加大。

  去年入冬以来,记者在北京各大百货公司的羽绒服专柜看到,标价1000元~2000元的羽绒服比比皆是,3000元以上的羽绒服也并不鲜见。“2010年羽绒服普遍涨价”已成为消费者和媒体的共识。

  “当成本压力上涨,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库存压力难解,随之引起了行业竞相压价,省级经销商、代理商2010年末的日子很不好过。而如何让他们在2011年还继续看好羽绒服这块阵地,将成为品牌企业的首要任务。”一位企业老总谈到。

  有位专家曾在一个高端服装品牌会议上表示:“某些服装品牌对于渠道通路的培养就像是在培养敢死队,在确保品牌赚钱后,不顾及那些代理商、经销商的死活,大不了来年再重新招兵买马。”其发言立刻博得了台下众多经销商的掌声,这折射出品牌与代理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因此,解“打款”之压、松“订货”之绑、免“库存”之虑,保“投资”之利,已成为中国羽绒业经销商们的迫切心声。而这一切压力又将重新指向羽绒服的生产和品牌管理环节。

  “任何改革都是逼出来的。”蒋衡杰谈到。“应对成本上升,唯有通过科技和创新提升行业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单位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益,提升产业运行质量。2010年,大规模技术提升在行业全面展开,科技进步在行业中已成为集体的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以科技为契机的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在行业中不断被应用和推陈出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机制创新、产品创新、设计创新、品牌文化创新、资本创新等也在羽绒服行业悄然风行。

  品牌生态初见雏形

  据协会统计,百货商场依然是羽绒服销售的主要渠道,同时专卖店和网络销售也快速崛起。2010年,服装电子商务蓬勃发展,B2B普遍应用于品牌企业订货、补货系统,B2C规模也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年服装网上销售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随着网络销售模式的日益成熟,很多羽绒服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有些企业不仅自己开设官网,而且还在一些知名网络商城开设官方授权网店。

  作为一种单季单品,羽绒服企业很难在商场之中占领一块长期属于自己的地盘,难逃被置于偏厅的命运。四季化、多元化的转变,已成为羽绒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是简单地生产填补店面的四季产品,还是有步骤地打造一个时尚帝国,需要企业家们在增产抑或是减产后冷静地思考。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