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低迷让纺织业很受伤 部分地区六成纺企歇业
发表时间:2011-07-15     发表评论

  最近几个月,棉花价格一路下跌,但纺织企业的日子却比以往更苦。

  原因在于,下游服装企业“看涨不看跌”,致使棉纱市场交易低迷。为保证正常运行,避免大笔资金被库存占用,大多数纺织企业都不得不亏本出售,一些较小的企业甚至关门歇业。

  连业内人士也猜不到这苦日子到底何时才是个头。

  市场

  棉花价格4个月降了近三成


  “今年过完年,棉花价格就一个劲地往下落,手里原本就没剩多少货的棉农们更不愿意出售了,只好在家歇着。”昨日下午,家在唐河县、依靠收购棉花为生的郭女士说,今年3月份以来,她就再也没去棉农家买过棉花。

  确实,国内棉花价格今年犹如坐上了“过山车”,从1月份的6.1元/斤跌到3月份的4元/斤左右。

  中国棉花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昨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级为22387元/吨,仅4个多月时间“跳水”幅度已经达到28.2%。

  受国内市场大环境影响,我省棉花及棉纱价格也一路下跌,跌幅均近三成。业内人士预测,国内棉花价格还将继续回落,很难说究竟跌到多少才算是到底了。

  影响

  部分地区纺织企业六成歇业


  按理说,棉价连续几个月走低,纺企应该为成本降低高兴,但却没有哪家企业能笑得出来。

  “棉价虽天天往下掉,做成棉纱后再向外卖,但由于下游服装企业普遍存在观望心理,希望等到价格更低时再出手,因此,纺织企业往往要亏本销售,甚至有时赔钱还卖不出去。”昨日上午,省纺织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李秀明分析说。

  “像省内某个地区,80多家中小型纺织企业中,前段时间有六七十家都处于停产状态,最近情况稍有好转,但关门歇业的还有60%。”据李秀明透露,此次棉花价格持续下跌对纺织行业的冲击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为严重。

  预测

  今后还将有更多纺织企业倒掉


  高价买棉花,只能低价卖出棉纱的“倒挂”现象,并不是纺织企业普遍难挨的唯一因素。

  “今年,省内纺织企业工资普遍上调200元左右,上调比例为15%~20%,这让原本就属于微利加工的纺织行业有些吃不消,再加上国家银根收紧,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催缴贷款的压力不断加大,相当一部分纺织企业都被压趴下了。”李秀明说。

  “苦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李秀明认为,这是整个行业的困惑,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不大。 

  “整个市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内的纺织行业到了拐点,再想回到过去的好日子,几乎不可能了。”光大期货分析师曹丰认为,今年只是纺织行业伤口撕裂的开始,今后这种蔓延性的疼痛可能将持续数年。

  在曹丰看来,纺织企业要想赚钱,无非是通过囤积棉花或加工原材料,前者只有在棉花超低价运行时才可能,但国家今年出台了托市收购政策,使得这种盈利方式以后很难行得通,而后者受用工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倒掉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稿件来源:河南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