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国家收储价 棉市最后的救命稻草?
发表时间:2011-07-26    作者:丁舜杰 发表评论

  七月棉花行情依旧延续六月的低迷走势,市场成交极其惨淡,拼价格成为当前主题,低卖棉纱低买棉花补库存为纺织企业生存之道。遥想去年,棉价持续“高烧”,市场人士预计将会涨到三万八的“天价”。然而目前的行情早已使得前期的预想成为泡影。另外之前市场人士大炒缺口论断,但是在目前下游需求大幅度萎缩,供应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缺口之说便也不攻自破。棉花价格方面更是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下跌,从3月份三万二的价格起至今已跌破了两万,当前市场人士都关注于19800元这一关口,国家收储价格或将成为受伤的棉商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棉花市场仍难“破冰”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如今中外棉花现货齐跌,大多数人并不看好后市。据了解河北邯郸3级皮棉报价在19600-19800元/吨(提货、净重,下同),已跌至国家19800元/吨的收储价格附近;弱3级报价19300元/吨,4级报价18500元/吨,市场悲观情绪浓郁。当地某400型企业存有70吨左右的正3级棉,由于急于回笼资金,近日与山东某纺织企业商定的成交价格在19700元/吨(到厂价、全款),每吨亏损近6000元。 
          
  由于当前棉花价格跌幅较重,而纱线销售已经由前期销售库存纱的亏损局面转而盈利。因此纺企大部分亏损的均为库存纱。当前,由于大型纺织企业杀价较为严重,棉企处境相对比较弱。由于售棉亏损度持续加重,棉花企业对后市信心丧失较为严重。因此棉花市场“破冰”压力依旧甚大。 

  需求萎缩,下游库存高企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纺织行业整体低迷导致棉花需求明显萎缩,期棉价格也因此大幅下挫,郑棉自34000元/吨回落已近40%,美棉期货价格更是几乎腰斩。 
          
  目前,国内棉市仍旧低迷,从原料到产品,上下游滞销现象都很严重,回暖动力不足。部分棉企反映,现阶段市场采购低迷,炎炎夏日中市场整个氛围却是阴气逼人。 
          
  相关数据表明,国内本年度棉花销售进度依然缓慢,而下游纱布亦库存高企。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发布的《中国棉花工业库存调查报告》显示,截至7月6日,国内纱产销率89.5%,库存为25天,同比增加16.7天,布产销率84.6%,库存为49.7天,同比增加20.1天,为2009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后市展望: 
          
  继续喊冷的棉企、纺企目前已经有些近似嗷嗷待哺的样子,我们相信这样的阵疼会提醒我们,拯救整个棉纺织产业,一靠国家政策,二靠产业尽早转型,三靠现代企业经营方式尽快建立。对当前的棉花行情来说,19800元的国家收储价是一个重要的关口,至于价格的上下的话将取决于政策预期、产业形势和场内资金的动态。

稿件来源:中国绸都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