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圣诞用品出口大增 义乌老板:一顶圣诞帽只赚5分钱
发表时间:2011-08-05    作者:黄娜/吴茜 发表评论

  每年的5~10月,是义乌市场上圣诞用品的销售旺季,产自义乌的圣诞产品经过几个月时间漂洋过海,然后摆放在伦敦或者纽约的橱窗里。

  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前5个月,虽然不算旺季,但据义乌海关统计,1~5月,经义乌海关出口圣诞用品814吨,金额达到40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2.7%和1.4倍,每吨出口均价4947美元,出口均价同比增长40%。

  连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都表示:“今年的行情,是6年来义乌圣诞行情最理想的。”

  不过,记者近日走访义乌商贸城的一些店家,不少老板对此都表现冷淡,“白忙活,钱难赚。”

  老楼是义乌一家圣诞工艺品厂的老板,主营圣诞帽、圣诞衣和圣诞挂件,从5月开始,他的电话就渐渐热了起来,一些老客户都来开始下订单。不过,他告诉记者,虽然今年订单不错,工人也要加班到晚上10点赶货,但还是赚不到钱。

  老楼的店在圣诞用品一条街上,“我在商贸城也有商铺,但搬到了这里,那边出租一年30万租金是稳赚的,要从卖产品里赚30万就很难了。”

  老楼拿了顶圣诞帽打比方,去年是4毛一顶,今年5毛一顶,但是无纺布的面料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猛涨,仅仅白边用的布一顶就加5分成本,一个帽子只赚5分钱。

  “你看,这条街上很多店都拉起了卷帘门,如果没有老客,很难做下去。”老楼说,自己现在主要是老客,“这行利润太少。”

  隔壁的店主要卖圣诞球等挂件,老板娘亲自在做包装,“人工太贵了,去年5元/小时,今年要8元/小时,自己做就节省点。”

  “25万一个柜的产品,我们利润就1万多,太薄了。”老板娘感叹道,做了5年圣诞用品生意,相比做其他生意的老乡,赚得太少了。

  除了利润薄外,今年的圣诞用品市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欧美市场不吃香了。

  王晓阳也在附近开了家圣诞用品店,“今年订单来得比较早,5月份就多起来。”王晓阳说,欧美那边经济形势不好,客商较少,反倒是巴西、尼日利亚、墨西哥、俄罗斯等国的客商多。

稿件来源:钱江晚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