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1年夏季蚕茧生产及收购基本情况浅析
发表时间:2011-08-30     发表评论

  一、夏蚕生产情况。据初步统计,重庆市26个区县夏季共发种15.4万张,同比增加2.7万张,增幅21.50%;实际收购桑蚕鲜茧4081吨(折合为:81627市担),同比增加689吨,增幅20.31%;桑蚕正茧3918吨,同比增加691吨,增幅21.41%;下足茧163吨,同比下降2吨,降幅1.21%,占总茧比3.99%,同比下降0.87%;综合烘折2.48公斤,与去年同期持平;收购综合均价1204元/50公斤,同比增加125.5元/50公斤,增幅11.64%;收购正茧均价1238.5元/50公斤,同比增加121.5元/50公斤,增幅10.88%;蚕农售茧收入9827.86万元,同比增加2511.58万元,增幅34.33%;蚕农综合效益较去年同期也有显著增加。

  在全市夏季养蚕的26个区县中,有16个区县发种增加,发种上万张的4个区县都增长,增幅都在10%以上,分别是:涪陵区25325张,同比增加2963张,增幅13.20%;黔江区20000张,同比增加2000张,增幅11.10%;云阳县14901张,同比增加3103张,增幅26.30%;铜梁县11050张,同比增加2490张,增幅29.10%。

  二、夏茧质量情况。受夏蚕饲养期间低温、多湿气候条件的作用,以及后续烘炕环节对蚕茧质量保障措施不力等综合因素影响,夏季干茧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分别为,上车率88.81%、上茧率81.72%、适干率86.29%、茧层率44.65%、茧丝长850米、解舒率58.61%,但部分重点指标如茧层率、解舒率比去年同期有大幅上升。

  三、秋蚕饲养情况。当前,大部分区县秋蚕已进入五龄第1、2天,渝西、库区片区部分发种稍早区县,秋蚕已进入五龄末期,渝东、南片区部分发种稍迟区县,秋蚕才步入三龄中期,部分区县受高山气候条件的影响,秋蚕还处于集中共育阶段。渝北、巴南、合川、垫江等发种更早的区县,秋蚕已陆续开始上蔟,如果天气正常,预计在本周二、三(8月30、31日)将陆续开秤收购。奉节、石柱、黔江、巫溪、巫山等区域内海拔落差较大的区县,秋蚕才刚共育出库,秋茧上市要延迟到9月中下旬。

  截止目前,秋蚕饲养期间天气状况整体不佳。小蚕期,全市温度普遍偏高,最高温度更是达到39℃,且持续时间长,雨量偏少;大蚕期,全市有70%以上的区县又遇到40℃以上的连续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持续时间超过半个月,对大蚕期的生长和发育极其不利,加之高温干旱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不利于大蚕饱食就眠,缩短了大蚕期饲养周期。因此,预计今年秋季蚕茧单产和质量不容乐观。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