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彪:“需求-渠道-供应者”是服装消费变化背后的本质
发表时间:2011-09-14    作者:徐来彪 发表评论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零售商圈的变化,呈现了愈发多元化的特点与趋势。从最初传统的百货商场、到步行街的兴起,然后是Shopping-Mall的圈地运动,到最近十年的网上商场风起云涌。这一过程的变化,不仅仅是商圈背后建筑物的更替,更本质地说,应该是顾客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决定权越来越大了,顾客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议价能力日趋增强。

  最初闪耀在零售市场中的是传统百货,譬如代表“门户”的友谊百货,这一类商场背后,与其说是不够市场化,还不如说是社会产品集中供应模式下的产品稀缺,消费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处于被动的地位。随后是步行街的兴起,这背后其实是商品经济的大门洞开,需求和供应,展开了空间意义上的大规模扩张的时代。而Shopping-Mall的热潮,其实是对人群需求纵向意义上的一体化满足,吃、穿、玩、乐、体验,全在一起。网上电子商城的百花齐放,本质上是顾客购物过程中对时间、精力、价格、快捷程度、体验方式等综合成本上的一种释放。从这一商圈变迁的过程中,我们能很简单地看出,顾客的需求,日益在渠道端的不断变化中,被各类细分的产品供应者占据。至于“顾客需求,渠道变化,产品供应者”这三者的关系如何?我更倾向于“顾客需求被引导着满足”,也就是说,在这三角关系中,顾客需求并不是天然的主导者,直到互联网、电子商务互动参与时代的逐渐到来。

  拨开历史喧嚣的过去,深入商业的此起彼伏,累积时尚产业的认知体会,我个人认为,“顾客需求—渠道变化—供应者”这其实才是时尚消费不断变化背后的本质。“顾客需求—渠道变化—产品供应者”这将作为研究消费、商圈、品牌、产业一个重要逻辑工具。而至于当下的现实情况,通货膨胀背景下的整体成本和费用的快速上涨,将导致时尚消费和商圈形式出现更快、更复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会出现两个截然相反的趋势:A、顾客在整个时尚消费链条中的议价能力和影响力将更加重要;B、由于供应者的短暂停滞引发供应者成为稀缺方,顾客主动引导需求和渠道变迁的趋势被抑制。

  但这一切,目前尚未有定论。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