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形势分析会]李进:棉花供求失衡矛盾造成棉价暴涨暴跌
发表时间:2011-09-16     发表评论

  在9月15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河南省棉麻公司总理李进介绍了河南省2010年度棉花情况,并对新年度棉花工作提出建议。

  2010年度棉花经历过山车式行情。棉花收购价格最低每公斤7元。最高达到每公斤14元,平均11元,主体品级4级。收购企业与纺织用棉企业竞相攀比,哄抬价格,整个市场失去理性。当棉花价格开始直线下跌时,许多企业没有及时止损出货,一厢情愿的期望纺织市场回暖、价格回调,导致损失一再加剧。去年棉花市场,虽然棉农得到了实惠,但对这样的市场价格也不认同,期待稳定的价格、可以预期的收益。流通、纺企也都不满意。

  2011年河南今年前期气候适宜,后期不同局部地区受灾,影响了部分产量。8月中下旬省直有关部门综合汇总情况,棉花面积600万亩,总产40万吨。9月4日一直到9月13日河南全省大部分时间处于阴雨、低温天气,严重影响了下部棉桃的正常成熟,对棉花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据协会了解,在河南省棉花生产有新的变化:一是分散产棉区种植面积增加较多;二是一些涉棉企业积极发展棉花生产;三是棉花大苗机械化移栽成功试点。只要棉花价位合理,随着种植技术、模式的改进,河南棉花还有可能逐步恢复。

  据了解,目前纺织企业形势仍很严重,前一段棉花价格稍有回升,主要是纺织刚性需求,补充库存。小型纺织企业大多关门停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

  对于新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工作,棉农、流通企业、纺织企业普遍欢迎。农民对今年的棉花收购价格也有较高的心理期待,认为今年最好棉花价格能在4.5元,每亩收益最好能在2500元左右。目前收购价格在4.5元左右,棉农持棉惜售,多持观望态度,收购量很小。

  棉价暴涨暴跌主要是棉花供求矛盾失衡造成。一是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二是国家相关补贴政策不到位三是棉花生长周期长,自然灾害影响大;四是我国棉纺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国产棉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五是国家储备宏观调控能力有限。

  针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建议依靠科技的力量发展棉花生产;建立常规收储制度;加快建立棉花物流体系;在资金使用上对骨干企业予以倾斜;及时、准确发布有关棉花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的官方信息;坚定不移地推进棉花检验体制的改革。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协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