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棉农惜售或推高棉价
发表时间:2011-09-16     发表评论

    2011棉花年度开始以来,国内市场棉价已经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国家公布的1.98万元/吨的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由此触发本年度的收储预案。据了解,1.98万元/吨的价格到了棉农那里就变成了1.8万元/吨,相当于籽棉4.1元/斤-4.2元/斤,然而自9月8日国家启动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工作以来,连续两天交易日没有疆棉成交。

    研究员朱庆骅指出,从棉农手中收购的都是籽棉,而随后需要棉花加工厂进行加工,加工成皮棉之后再以收储价卖给收储企业,收储企业再将皮棉等囤起来供国家需求,但是收储价格到棉农环节则相当于出售籽棉价格为4.1元/斤-4.2元/斤,然而从成本来看,包括租地、播种、肥料、农药等费用折合计算,棉农种棉成本高达4.12元/斤。

    由于今年新疆今年天气好于去年,因此棉花上市时间比去年早,少数轧花厂已经开始开秤收购,棉价均在4.5元/斤以下,此前不少棉农表示低于4.5元/斤不卖,棉农惜售心理严重,相较于去年6元/斤的价格还差1.5元,因此,新疆棉农准备囤积棉花,等内地棉花收购商大量进疆后再卖,对于新疆棉农的惜售行为,朱庆骅表示担忧,他认为这一市场行为或推高棉价再次上涨。

    棉农之所以产生惜售心理一方面是由于前期棉价过山车,导致棉农遭受经济损失,棉农希望通过新一轮的棉价上涨获得弥补;另一方面国家出台棉花收储价格,加大市场需求,并起到支撑棉价的作用,因此棉农普遍预期后市棉价将出现上涨势头。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强调,棉价波动关键在于市场需求,目前下游需求并未完全释放,棉价波动将减少纺企购棉量。

    相对于高棉价的市场情况而言,棉纺织企业更担心棉价的大幅度波动,这将影响其棉花收购行为,进而影响市场对棉花的需求。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