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被Zara和H&M打败 185亿拯救行动被指“孤注一掷”
发表时间:2011-09-19    作者:陈琼 发表评论

  世界变化太快,服装行业尤甚,引领时尚潮流的Zara、H&M在中国市场“攻城夺寨”,而曾经的白领最爱品牌Esprit却轰然倒下。Esprit控股有限公司上周公布的业绩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Esprit的上一财年净利润同比下滑98%,这一数字震惊了服装界,也让Esprit曾经的粉丝们黯然神伤。

  快时尚鼻祖被快时尚淘汰

  每个七零后、八零后都曾见证过Esprit的辉煌,它曾以个性简约的青春风在百货商场中傲然挺立,缔造了无数销量奇迹。Esprit还成就了前主席、影星林青霞老公邢李源的传奇,后者缔造了从打工者到买下公司成为老板的传奇故事,也一手打造了Esprit的黄金时代。从2001年到2008年,Esprit连锁店遍布全球、股价上涨10倍、高达72%的派息比率更让Esprit的母公司获得“印钞机”的美誉。

  在上世纪80年代开启了快速设计、生产与投入零售的创新模式的Esprit还是“快时尚”的鼻祖,只不过H&M与Zara后来者居上,将“快时尚”演绎到登峰造极,也将Esprit送进了“牢笼”。

  “设计师生活在十年前?”

  服装界流传着一句名言,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低性价比正是Esprit遭弃的主要原因。一位曾经的Esprit粉丝表示,从2004年起Esprit设计变差,陷入定位不清、大肆打折的恶性循环。“相对于近些年兴起的Zara、H&M等,Esprit价格偏贵,款式却一成不变,我们为什么要买?”

  款式老旧让Esprit的设计师广遭骂名。“设计师一直生活在城乡结合部,要不就是还活在十年前。”不少曾经的Esprit粉丝表示现在连试穿的欲望都没有。不过将Esprit的衰退全归咎为款式落后未免偏颇,李宁集团公共事务总监张小岩表示,Esprit的业绩大倒退是产品设计、渠道开拓、内部管理和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问题总爆发。

  主战场节节败退

  多种问题集中爆发的后果是Esprit在主战场的节节败退,欧洲是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的主要收入来源,2009年度Esprit在德国的营业额占据了总营业额的45%,而现在欧洲则成为亏损高发区。Esprit宣布关闭的80间亏损店铺中有65家在欧洲。更为可怕的是代理商信心的衰退,财报显示,2010年下半年公司批发业务开始下滑,海通证券分析师对此表示,批发业务不振的根本原因是代理商对产品和品牌缺乏信心。

  面对业绩的大幅跳水,Esprit在上周宣布启动一系列品牌振兴计划,包括未来4年将投入185亿元挽救Esprit品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自我救赎多少有些孤注一掷。“我担心Esprit跳水幅度太大,直接摔死了。”一位服装界人士表示。

稿件来源:北京晨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