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沉疴”难除 纺织业脱困需时日
发表时间:2011-09-19    作者:郭觐 发表评论

  订单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和人工成本上升是导致去年以来棉纺和服装生产、加工行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近日,棉农开始采摘新一季棉花,在新棉大规模上市的前夜,国家也按计划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以稳定棉价。业内人士坦言,稳定的棉价可以有效降低纺织业经营风险,但目前来看,纺织业下游市场订单少、产能过剩等“沉疴”一时仍难解决,纺织业重见起色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订单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和人工成本上升是导致去年以来棉纺和服装生产、加工行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稳定了棉价,但行业人士认为,棉纺行业借势走出困境还需要一段时日。

  山东省德州棉花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8月份21支纯棉纱主流报价在25800元/吨左右,比月初下跌1400元/吨,比今年3月初最高价时下跌了13000元/吨,跌幅达32%。

  相关人士表示,随着8月份棉价止跌企稳,棉纱价格也趋稳,但报价很难上调。棉纱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销售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借棉价稳定之机,尽快突破市场困境,是各个企业正努力解决的问题。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思社说,行业目前面临的压力还是市场需求低迷、订单不足、出口订单更少,抓住棉价稳定的机遇打开市场十分关键。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芳近日也表示,纺织业面临国内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企业融资困难,成本加大;国际经济形势多变,需求回升不稳,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国际竞争力削弱,出口存在不确定性;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各类价格上涨,成本提升过快,企业难以消化等诸多问题。

稿件来源:国际金融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