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服装设计师衡量感性和理性的关键在于考虑成本
发表时间:2011-10-01    作者:梁莉 发表评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时尚、文明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的追求。

  衣物是载体,服装设计师是挥着剪刀的舞者。一个品牌的成功,除了设计和产品之外,还有很多别的因素。对我而言,我们的灵感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关心、观察和细节的关注,来源于美好的愿望和诉求。

  设计艺术学院每一年、每一届都会有三五个热血青年都在奋力创建自己的原创品牌。我07届的师兄林子楠,是深圳涂鸦文化涂鸦第一人之一,他的自创品牌是源自于客家文化的涂鸦。那种涂鸦是色彩,更是年轻人自我的宣示和内心的满足。

  服装设计师该如何衡量感性和理性?我认为,感性和理性要兼并着,感性在先,理性在后,先放再收。设计师不是一个画家,不能随意挥洒,必须要考虑到成本、考虑后期时间、考虑功能、细节。

  社会不仅仅需要多元化,还要做到差异化。中国文化传统悠久,我们必须把精神归根于中国文化,设计也是这样。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有关时尚潮流在大学生中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分析显示:30%的学生对时尚潮流不关注,甚至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时尚就是华而不实,就是奢侈,就是纨绔子弟的玩物,所以没有必要追求时尚。

  但在这部分学生中,有75%的学生是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追求时尚,有80%的学生主观上是愿意了解时尚的,还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了解时尚的,他们会定期购买《时尚》、《瑞丽》、《SIZE》之类的杂志,通过这些杂志了解潮流趋势,学会穿衣打扮,熟悉社交礼仪。还有10%的学生对时尚潮流带有狂热的追求情感,他们确信时尚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作为消费者,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对时尚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品牌如何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引领本土的时尚潮流?好的品牌作品一定以生活为时代背景,就像现在大家关注的大运会,它把运动风推到了顶风。时代不一样,体现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我们所看到背后的传承一直是这样下来的。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从学生到设计师都要有自己的风格,都会有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我们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设计师们要不断自我发现、觉醒,最后循环创新。

  我相信身边还有很多跟我有着同样梦想的年轻人,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的沃土上蓬勃成长着,揣怀梦想的年轻人,不仅实现设计,也实现人生的梦想。

稿件来源:服装界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