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淘宝“涨价”引发中小服装卖家“生存危机”
发表时间:2011-11-08    作者:朱烨 发表评论

  10月10日,淘宝发布《2012年招商续签及规则调整公告》,根据新规,所有商家必须在年底前拿出平均超过预算10多万元的资金。中小店主一片哗然,直言“断了生路”。近5万多名网友结集YY语音,有组织性的,对淘宝商城大卖家,实施“拍商品、给差评、拒付款”的恶意操作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淘宝网一分三后,商城地位最为重要,淘宝急需向外界表明淘宝商城和淘宝网(集市)的区别,对不同平台的卖家有不同的定位,与淘宝网无太大差异的小卖家甚至个人店家肯定影响淘宝商城的品牌形象。

  ●淘宝“翻脸”
  中小卖家“困兽犹斗”
  
  按照新的扶持措施,针对2011年10月10日以前已经在淘宝商城经营的店铺,如果该商家店铺的客户满意度不在后10%(消费者满意评分“DSR”不低于4.6分),在2012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商家按原规则交纳年费(按月份数折算),之后将按新规则交纳,但交纳金额和返还条件均按月折算,对于新规发布后入驻淘宝商城的卖家,新的年费标准仍将在1月1日执行。
  
  根据淘宝商城公布的新规则,入驻淘宝商城的卖家每年需交的技术服务年费,从原先的6000元提高至3万元和6万元两个档次,保证金也从此前的1万元提高到5万元、10万元和15万元三档。
  
  这显然引起了一些中小卖家的不满,从10月11日晚开始,韩都衣舍、柒牌等大卖家遭遇大量“顾客”攻击,他们购买之后立即申请退款并给予差评,不仅如此,淘宝商城两大自主板块“直通车”“聚划算”也遭遇攻击,10月12日,淘宝团购“聚划算”因受淘宝事件影响,导致系统繁忙用户无法正常购买。
  
  截止10月15日,共有112个商家受到恶排攻击,期间淘宝商城每日交易额从1900多万飙升到4869万,但支付宝付款率却从56%跌落至0.8%,退款和投诉率从7%上升到96%。这场抗议的发起者自我描述为曾经帮助淘宝“树立威望”的小卖家们,但有信息显示这些号称“淘宝小店家”的人士大部分是淘宝曾严厉打击过的“刷钻”和“恶意差评”机构。

  针对于此,远在美国的马云第一时间力挺新政,称“我们相信自己的决定,我们做了最该做的事。”但此后,事态似乎仍在升级。
  
  10月21日,支付宝官方微博在10时36分发布声明称:“今晚此前围攻淘宝商城的人群转而攻击支付宝,通过造谣煽动用户大规模提现试图进行恶意‘挤兑’。造谣煽动者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严重违法。支付宝客户资金一如既往安全,用户进行提现等操作一切正常。支付宝一直以来将所有客户备付金委托中国工商银行托管,并接受央行监督,请所有用户放心。”
  
  声明发布原因是因为组织围攻大卖家的语音信息平台YY语音34158频道管理员呼吁群组内的中小卖家对支付宝进行提现,即把自己存储在支付宝内的余额提取到自己的银行账户上。支付宝方面人士说,支付宝从来没有挪用过客户资金,因此用户提现完全没有问题。用户选择提现是用户的自由,但是造谣煽动其他人提现的行为,涉嫌严重违法。

  随着淘宝商城推出一系列卖家扶持计划,YY语音34158频道在线人数已经从最高峰时的五 万多人大幅下降到四五千人。

  ●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行业规则有待完善

  电子商务类应用正在迎来相对平缓的发展期,目前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正在转型升级,从鱼龙混杂的集市模式更多地走向了品牌化、品质化竞争时代,而由此带来的转型的“阵痛”,也在所难免。
  
  一方面正如马云在微博中写到的:“公司想挣钱是正常的,不想挣钱是不正常的。淘宝经历了九年不正常!九年来我们从未考核过淘宝收入,从未要求过淘宝一分钱的利润。赚钱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是道德模范,但我们确实想在中国做一家不同的企业。”但另一方面淘宝不得不承认,当初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中小卖家的支撑,如此突然提高门槛,确实让中小卖家很难接受。起初吸引卖家把网店铺满,现在再通过制定规则理清电子商务环境,这是淘宝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政只是延缓了新规的执行,给一部分有能力做大的商家做大的机会,如何把握适度好转型的分寸确实是门严肃的学问。

  而那些小企业、小商户并不一定缺乏竞争力,如果能尝试走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的道路,鼓励不同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走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未尝不是一个种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大企业、大商家和小企业、小商家配合与互补。如何建立支持差异化发展的平台,对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来说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此次中小卖家对大卖家的恶意围攻,恰恰反应了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市场缺少来自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协助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使得企业成为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损害的不仅是大卖家的利益,也是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秩序。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