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979.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出口1574.9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延续了上月的回落态势;进口1404.5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较上月有所反弹;月度贸易顺差为170.33亿美元。
10月我国出口增速继续回落,进口增速有所反弹。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逆差增速高于加工贸易顺差增速。1-10月我国一般贸易出口7482.8亿美元,增长29.2%。进口8216.8亿美元,增长33.9%。逆差734亿美元,扩大1.1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6846.1亿美元,增长14.6%。进口3873.4亿美元,增长13.5%。顺差为2972.7亿美元,仅扩大16.1%。
从贸易国别分析来看,对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增速继续放缓,对新兴市场增长较快。1-10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669.4亿美元,增长20.2%。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630.3亿美元,增长16.8%。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816.1亿美元,增长17.7%。而我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959.1亿美元,增长25.7%。此外,我国与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34.6%、37.4%、43.8%和87%。
从进口商品结构分析来看,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继续回落,但部分商品价格仍然较高。1-10月我国进口铁矿砂5.6亿吨,增长10.9%,进口均价为每吨166.7美元,上涨33.5%;进口大豆4152万吨,下降5.4%,进口均价为每吨573.9美元,上涨29.7%;进口钢材1316万吨,下降3.5%,进口均价为每吨1383.4美元,上涨13.9%。此外,进口机电产品6199.2亿美元,增长15.6%;其中进口汽车82万辆,增长27.6%。
从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来看,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保持平稳。1-10月服装出口1274.3亿美元,增长21.4%;纺织品出口783.5亿美元,增长25.2%;鞋类出口346亿美元,增长18.3%。此外,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824.5亿美元,增长17.6%。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608.7亿美元,增长16.6%;机械设备出口2896.3亿美元,增长15.5%。
10月份进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弹的主要原因:一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从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进口总量下降了192.8亿美元左右,而从2011年9月到2011年10月,进口总量仅下降147亿美元,导致进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弹;二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趋势企稳,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小幅放缓至9%左右,进口需求也逐渐稳定。三是国际大宗商品震荡的趋势进一步明朗,进口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开始震荡趋稳,CRB指数稳定在505点左右,但部分进口商品、如铁矿石、大豆价格的同比增速仍然较高。
10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从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出口总量下降了90.1亿美元,而从2011年9月到2011年10月,出口总量却下降了121.8亿美元,导致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二是欧债危机继续深化,虽然希腊公投取消,但意大利债务危机持续深化,近期其国债利率更是突破7%的警戒线,引发国际股市大跌。受欧债危机影响,国际市场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的外部出口环境。
10月份贸易顺差略有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出口规模降幅小于进口。从2011年9月到2011年10月,出口规模下降121.8亿美元,而出口规模则下降了147亿美元,因此贸易顺差比9月回升25.2亿美元。
欧债危机未来仍有可能进一步深化,美日经济复苏的前景尚未稳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下滑但通胀压力仍未见明显好转,中国外贸环境整体较为不利,出口可能在未来数月中持续走低。
一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减速,但通胀压力仍未明显缓解。巴西和印度当季实际GDP增速从去年底三季度开始就出现明显回落的趋势。同时两国9月CPI仍在7.3%和9.7%的历史高位。再加上近期泰国洪灾,可能推高全球范围内大米等粮食价格,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压力仍然不容忽视,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对东盟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
二是欧债危机短期虽然有所缓解,但长期不确定性仍较大。而欧美失业率和消费者信心仍旧低迷,经济复苏难以获得稳固的基础。发达国家整体的经济复苏偏弱,市场需求出现萎缩,未来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稳的趋势,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回调的空间较小。受美联储可能购买按揭抵押贷款证券(MBS),欧央行降息等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经济增长趋好等因素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的趋势并未延续,10月份CRB指数稳定在505点左右小幅震荡。
四是国际领先指标方面出现继续回落。近期公布的OECD国家9月份商业信心指数(BCI)和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明显下行。其中OECD国家的BCI降至99.9,CCI降至96.2。这表明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复苏预期已经出现明显的恶化。
预计1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可能继续回落。一是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欧债危机在短期内难以化解,意大利债务危机已经如预期中不断深化,未来国际救援难度将远超希腊,近期也开始传染到美国金融体系。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明显不利于中国出口;二是从近几个月的出口规模来看,缓步趋稳下调的态势可能逐步显现,目前已经连续三月下降,这与正常年份出口规模在季末逐步增加的趋势完全不同;三是从近期的相关贸易推介会情况和经济数据来看,新出口订单状况持续低迷。广交会成交清淡,而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也下滑至48.6,低于50这一荣枯分界线。
预计11月份进口同比增速将明显回落。一是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延续前期小幅下滑的态势,10月工业增加值、制造业PMI等宏观数据也表明经济可能持续放缓一段时间,因而对国际市场的进口需求可能也会逐步放缓;二是从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来看,受欧债危机影响,大宗商品呈震荡下行的态势,未来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很小;三是10月进口增速有所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基数较低所致,而2010年11月进口规模较10月大幅提升200亿美元以上,这也意味着今年11月进口同比增速可能会下调。
预计11月份贸易顺差将有所收窄。受11月出口增速继续放缓,进口增速有所回落,但进口增速仍将高于出口,预计11月贸易顺差可能有所收窄。总体来看,年内贸易顺差收窄的趋势仍会持续,预计全年顺差可能在1400亿美元左右。
(亿美元) |
出口 |
进口 |
顺差 |
出口同比% |
进口同比% |
2007合计 |
12180.16 |
9558.18 |
2621.97 |
25.70 |
20.80 |
2008合计 |
14285.46 |
11330.86 |
2954.59 |
17.20 |
18.50 |
2009合计 |
12016.63 |
10056.03 |
1960.60 |
-16.00 |
-11.20 |
2010合计 |
15779.32 |
13948.28 |
1831.04 |
31.30 |
38.70 |
2010-01 |
1094.75 |
953.07 |
141.68 |
21.00 |
85.50 |
2010-02 |
945.23 |
869.10 |
76.13 |
45.75 |
44.78 |
2010-03 |
1121.12 |
1193.48 |
-72.36 |
24.30 |
66.00 |
2010-04 |
1199.20 |
1182.40 |
16.80 |
30.50 |
49.70 |
2010-05 |
1317.62 |
1122.29 |
195.33 |
48.45 |
48.30 |
2010-06 |
1373.38 |
1173.75 |
200.22 |
43.90 |
34.10 |
2010-07 |
1455.20 |
1167.90 |
287.30 |
38.10 |
22.70 |
2010-08 |
1393.00 |
1192.70 |
200.30 |
34.40 |
35.20 |
2010-09 |
1449.90 |
1281.10 |
168.80 |
25.13 |
24.23 |
2010-10 |
1359.80 |
1088.30 |
271.50 |
22.92 |
25.33 |
2010-11 |
1533.30 |
1304.30 |
229.00 |
34.97 |
37.86 |
2010-12 |
1541.50 |
1410.70 |
130.82 |
17.93 |
25.63 |
2011-01 |
1507.30 |
1442.80 |
64.50 |
37.70 |
51.00 |
2011-02 |
967.40 |
1040.40 |
-73.00 |
2.40 |
19.40 |
2011-03 |
1522.00 |
1520.60 |
1.40 |
35.76 |
27.41 |
2011-04 |
1556.86 |
1442.63 |
114.23 |
29.90 |
21.80 |
2011-05 |
1571.60 |
1441.10 |
130.50 |
19.40 |
28.40 |
2011-06 |
1619.80 |
1397.10 |
222.70 |
17.89 |
19.03 |
2011-07 |
1751.30 |
1436.40 |
314.90 |
20.40 |
22.90 |
2011-08 |
1733.10 |
1555.60 |
177.50 |
24.50 |
30.20 |
2011-09 |
1696.70 |
1551.60 |
145.10 |
17.10 |
20.90 |
2011-10 |
1574.91 |
1404.58 |
170.33 |
15.90 |
28.70 |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