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产业竞争力提升
发表时间:2011-11-11    作者:萧遥 发表评论

  尽管美国宣布延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双反”调查的裁定时间,但在诸多业内专家看来,这也意味着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挑战日趋严峻。

  1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中国政府严重关切此案。“美国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将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问题归咎于中国产品的竞争,并拟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公众和企业对此强烈不满。”沈丹阳称。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昨日在“第七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整体外部市场环境趋紧。“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升温,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严重阻碍了我产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

  对此,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顾春芳在上述论坛上也表示,未来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挑战之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摩擦增多。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外对华贸易保护措施持续扩大和升级,有关国家贸易政策更趋内固,贸易摩擦政治化倾向趋强,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与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保护国内市场的行为增多。”顾春芳称。

  “一方面,国外针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技术壁垒的数量和涉案金额均快速增长,中国加入WTO以来,2002年~2010年,我国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692起,累计涉案金额高达390亿美元。”顾春芳表示,“另一方面,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对象和领域从纺织、轻工等传统出口产品逐步向钢铁、有色、化工产业,以及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产业领域扩展。而且,还涉及到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更深层的问题。”

  顾春芳表示,在上述领域,国外的不公平调查措施和做法,严重削弱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顾春芳认为,未来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面临的另一挑战是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产品出口受阻。

  顾春芳列举的一组数据显示:根据商务部产业安全数据库统计,今年1~9月,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重点监测行业的外贸订单综合指数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轻工行业下跌最多,达14.5个百分点。

  “根据对东莞地区300家外资工业企业问卷调查,超过七成企业的订单持平或下降,平均下降幅度高达15%~20%,很多客户还要求延期出货。”顾春芳说,“刚刚结束的第110届广交会上的信息显示,成交订单中,6个月左右的中、短期订单占比高达88%,长单比重偏低,虽然欧美到会客商有所增长,但观望询价者居多,实际成交量分别下降19%和24%。”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