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纺织网11月16日消息:商务部今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1-10月我国商务工作运行情况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7%左右,消费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市场形势好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 %。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穿类商品销售增速出现回落。
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推动下,今年以来服装类价格不断走高,市场消费略显冷淡。10月份,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的服装销售额增长14.7%,鞋帽销售额增长9.4%,分别比9月份回落8.6和9.7个百分点。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衣着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7%,连续12个月呈上升走势。
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表示,内销市场跟风提价盛行,市场消费能力受到抑制。
来自中国第一纺织网的研究报告显示,服装产品市场价格指数从2006年短暂回归100以后,始终徘徊于100以下。2010年以来,棉花等纺织原料价格一路飙升,同时,由于用工紧缺,劳动力价格也出现持续激增,成本上涨等因素推动绝大部分有较强市场议价能力的品牌实现了15%以上的提价。至去年四季度开始,长期处于负值状态的衣着类CPI终于出现正的增长。衣着服装的8月CPI同比增速为2.9%,是有记录以来的新高。
汪前进认为,服装的借势涨价部分缓解成本压力,但提价同样产生抑制消费的情况。汪前进指出,今年服装提价在成因上与去年有所不同。去年服装较大幅度的上涨主要的诱因在于服装原材料价格的提升,使得生产链终端的服装也跟着原料价格的上涨。今年原料价格变化没有那么大,甚至出现大幅回落,服装价格上涨原因更在于物价与工人工资的提升。
汪前进强调,品牌服装的价格早就不用成本来衡量了,只要保持品质,即便提价,顾客也会接受。消费者看到的终端产品服装价格上涨,只是终端,但是最基层的服装生产商其实是不敢提太高价格的。当然,那种大腕级的服装企业,肯定是越来越赚钱的,因为他们的产品价格一直在涨。现在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型企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第一纺织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第一纺织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21-33518485-617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