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品牌运营商转变——纺服业:外转内遭遇水土不服
发表时间:2011-12-16    作者:张永法 发表评论

    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外销和内销虽都是做市场,却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营销模式。近年来,外贸企业转内销也做过很多探索,但水土不服却一直成为这些企业的难题。

    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时期,确有一批外贸企业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但那时企业的成功转型,更多的是得益于先发优势。

    时过境迁,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过20年的发展,内销市场的规则、模式渐趋成型,无论是品牌企业还是零售市场的运营,都更趋专业化,市场竞争已经升级,大部分产业内品牌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想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主导地位甚至占据一席之地,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现在想转内销的企业,除了已有的产品生产体系以外,产品开发体系、品牌管理体系、营销体系等都得重打锣鼓另开张,并且一个都不能少。如果说根据对外加工经验实现产品自主开发还不算太难的话,了解国内市场流行趋势、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消费者服务、促销、配送等等环节也都会让人感到压力重重。所以,现在的外贸企业拖着一个庞大的工厂转型,真不如白手起家来得容易。

    实际上,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将企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内销优势,从而打造内销市场的竞争力。对于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处于转型中实力强大的企业而言,要将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内销优势,必须尽快实现转变。

    其一,从品牌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的转变。外销模式下,企业是品牌制造商,充当的是国际品牌的“幕后英雄”,其要做的就是按照既有的品牌要求进行订单生产和服务;内销模式下,企业是品牌运营商,“幕后英雄”必须走到台前,需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需要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特有的品牌体系。

    其二,从产品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外贸企业在产品导向下,其组织结构中,生产部门是核心,营销部门、设计研发等部门则是附属性的边缘化体系。运营重心及资源配置,均围绕产品生产展开。市场导向则要求一起围绕市场需求而动,以市场和营销为基础进行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健全企业的各项运营职能,从企业内部去获取国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其三,从平行贸易向深度分销的转变。外销模式,企业进行的是平行贸易,扮演的只是简单的供应商角色;内销模式,企业需要认真思考产品如何从企业到终端消费者手中,中间需要经历多少环节,每个环节的利益如何再分配,如何促进每个环节的销售等等,深不见底,虚实不定,这种深度分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外贸纺企在客观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走向的同时,要切实结合企业自身的客观条件,再决定企业是否转向做内销。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