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落户郎溪
发表时间:2012-01-10    作者:张迈建 发表评论

  1月8日,中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揭牌仪式在安徽省郎溪县举行。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10家纺织企业在揭牌仪式后进行了签约,正式入驻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该产业园也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次命名的“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张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处长曹庭瑞,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严立鸣、安徽郎溪县委书记邵建华等出席揭牌仪式。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转移办公室副主任杨峻宣读了关于将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列为“中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文件。

  2011年11月,作为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郎溪县与浙江海宁精编产业园管委会、海宁鸿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了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园区1期占地约867万平方米,3期总投资55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集纤维、织造、后整理和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的经编产业链。经过1年多的基础建设,目前已完成固定投资5.5亿元,有20多家企业在园区有投资项目。

  张莉在讲话中表示,当前,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纺织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预示着纺织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深化。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的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认为,积极探索沿海纺织产业集群整体“移土栽培”,与中西部共建产业园区,以产业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化推动园区发展的模式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曹庭瑞在揭牌仪式发言中说,当前是纺织工业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国家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工信部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是纺织工业有序实现产业转移的科学依据。

  郎溪经都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既破解了海宁生产要素制约的难题,又发挥了郎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是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据了解,预计到2020年,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将建成规模以上企业300家,年产值将达1200亿元以上,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精编织造基地。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