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生产”是稳定的根本面——解析去年四季度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报告
发表时间:2012-01-18     发表评论

  从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可以看出,在价格上涨和国内外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四季度服装制造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等效益指标同比较快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投资信心未见回落,整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但服装制造业仍然面临生产继续趋冷、出口增长乏力、库存持续走高、亏损企业增亏加重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国内外整体需求乏力、订单萎缩以及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下,预计2012年一季度服装产业景气度或有下行压力。

  尽管行业景气有下行预期,但必须认识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服装产业的总体实力得到极大提高,形成了多层次的产品结构、内外两大市场结构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这是我们分析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由于产业的实际能力,决定了2012年服装产业不可能大起大落。

  “需求”与“生产”是产业稳定的两个根本面。从这两方面分析:

  我国服装产业面对的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虽然我国自主品牌中鲜有国际认同的“奢侈品”,但我们已具有为世界品牌的“奢侈品”OEM乃至ODM的能力。相当数量的世界品牌的“奢侈品”是在中国制造,更不用说“价廉物美”的中低档产品。我国服装产业已经形成高、中、低适应性强、适应面广的产品结构,这决定了“世界市场”对我国产品的总体需求。

  同时,中国本身是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巨大市场。201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以扩大最终消费为重点的内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居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升级态势,表现有三:一是广大二三线城市消费市场的崛起;二是高端消费市场的爆发;三是新型业态的出现有望进一步拉动消费。

  可以说,基本稳定的外需和不断扩大的内需决定了2012年我国服装产业基本稳定的趋势。当然,不排除市场的波动,特别是季节性特别强的服装产品市场。

  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生产”的支撑。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近两年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而发达国家的“重回制造业”、“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的产业承接和提升都给我们一个提醒。从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我国政府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为发展实体经济(包括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营造好的环境,而在产业中出现了“回归主业”的趋势。这就带来2011年四季度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所显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投资信心未见回落”的监测结果。由此也可以判断出,2012年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入较上一年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对市场和生产的信心的关键还是产业坚持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我们对“产业的回归”,绝不仅仅是服装产业的技术创新,还包括服装产业以供应链形式的新集群、服装产业“服务化”新模式的创新、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全球化环境中的确立。

稿件来源:经济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