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龙标本意义:若违约信用市场将建立
发表时间:2012-03-21    作者:大力 发表评论

  最近一周,有关山东海龙的坏消息连绵不断。由于公司资金紧张,逾期贷款不断增加,多家银行已经将海龙及其子公司告上法庭。昨天传出海龙开始对控股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市场认为海龙的破产整顿已经开始。

  4月15日的大限就在眼前,但是大多数投资者还是选择相信海龙短融最终将不会违约。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作为政府部门,海龙的违约将导致当地政府失去了未来发债融资的可能性。因此,市场寄希望于当地政府协调可以控制的银行资源来支持企业兑付,也即将债券融资的违约转嫁为银行贷款违约。但是,也有银行圈内的投资者对此表示怀疑。让银行向一家明显不具备还款能力、已经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发放贷款,如何通过内控和监管机构,这本身就是个问题。说到底,政府、银行、监管部门三者合力应对,才有可能让海龙短融最终得以兑付,看起来难度相当大。

  另一种支持到期能够兑付的观点认为,2006年的福禧短融闹得沸沸扬扬,但最终还是得以顺利兑付,因此海龙短融也应该有惊无险。但是,今天的海龙和当年的福禧在性质上还是有所不同的。福禧是公司出了问题,但是公司本身的资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通过资产的转让和变现,福禧很容易就能偿付掉所有的负债。但是海龙目前公司逾期贷款总计7.21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56.64%,这已经是严重的资不抵债。拿福禧来说海龙,明显不是一个范畴的问题。

  不管海龙是否违约,对于信用债券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如果真如市场预期那样,政府、银行和监管部门合力避免了违约,那么“信用债券市场无信用风险”这一判断将得以强化,众多低评级高风险的信用债券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届时所有的信用利差都将被进一步压缩。

  但如果海龙真的违约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市场将会得以建立。信用风险将不再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名词,而将真正的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各个信用评级之间的利差关系将被进一步拉大,各类机构对于信用风险偏好的差异化将会显现。当然,海龙违约将会导致地方政府以及部分机构投资者的剧痛,但也许这就是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建立健全必须付出的代价。

稿件来源:上海证券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