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变革面临双重挑战
发表时间:2012-03-27     发表评论

  中国正日渐体会到变革之难。

  中国的决策层正在引导经济活动放缓,以防止通货膨胀失控。整体来看,各方面的努力是具有成效的。但是对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行的调整却也带来了挑战。

  上周公布的一项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步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的制造业活动出现萎缩。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不过,High Frequency Economics的首席经济学家Carl Weinberg却对PMI数值的下滑存有疑问。

  他指出,PMI是一种扩散指数,衡量的是经营形势转好的企业与存在问题企业之间的差异。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现有工厂已满负荷生产,产值的增加是由新工厂的投产带来的。Weinberg写道,在中国,新工厂每年增加15%带动工业产值每年增长15%。

  另外,由于今年的农历新年出现在1月,而非2月,所以近期的数据也受此影响出现偏差。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压力。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升幅放缓至3.2%,1月份CPI为4.5%。

  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摩根大通(J.P. Morgan)的经济学家们预计,在未来数月,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中国政府的宏观政策放松节奏将加快。

  具体可能包括财政支出与结构性减税等措施。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摩根大通预计今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或将再下调两至三次。下一次的下调时间最有可能出现在4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刺激银行增加放贷。

  此外,中国在对经济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周期性不平衡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在进行结构性改革,即把经济增长动力从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的董事长Jim O’Neill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从10%以上回落至接近7%-8%的水平。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也将从强调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

  他写道,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消费将变得越发重要。而国内消费需要持续且甚至更多改革措施的刺激。

  不过,由于一些因循守旧的官员对更多改革存在抵触情绪,所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将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将从中受益。而对于全球的消费品企业来说,进入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一美梦也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