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龙复牌连续5跌停 机构2000多万股跑路难
发表时间:2012-04-11 发表评论
截至昨日 (4月10日),ST海龙(000677,收盘价3.72元)已出现连续5个跌停。3月30日是公司股价第一个跌停,当日,ST海龙发布复牌公告称,因公司债务负担较重,截至目前,潍坊市政府与恒天集团协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至今恒天集团与公司未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公告同时预计,公司2011年净利亏损约为10.02亿元。
ST海龙3月30日复牌以来,龙虎榜显示,连续有机构席位卖出该股,而三季报里位居十大流通股东之列的机构2142万股股份,也深陷其中。
机构砸出5跌停
自3月30日以来,ST海龙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开盘即牢牢封死跌停,巨额抛盘重压之下成交极为清淡。5个交易日中,每天跌停价卖盘高达40多万手,单笔总金额过亿,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单日成交总金额依次仅为39万元、366万元、629万元、408万元和547万元。
龙虎榜数据显示,3月30日至4月10日,机构席位累计卖出977.12万元。其中前两个交易日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211.31万元和38.79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也有一家机构累计卖出727.02万元。
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包括三只保险基金、民生加银内需增长基金以及中融-融新295号等在内的5家机构集体出现在ST海龙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累计持股数量高达2142.44万股。考虑到公司是从去年8月22日一直停牌至今,至少上述5家机构均已深陷其中。
公司逾期贷款近9亿元
ST海龙3月30日公告称,预计201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0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约为-1.16元,公司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11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同时,截至3月22日,公司因资金紧张逾期贷款累计为8.7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56.72%。
除此之外,除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山东海龙(3.57,-0.15,-4.03%)博莱特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委托加工业务,生产连续不中断,控股子公司海阳港务有限公司运营正常外,其他生产经营已经陷入停顿,法院已受理控股子公司山东海龙龙昊化纤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
对此,ST海龙表示,上述逾期贷款尚未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将积极与有关方面协商,妥善处理逾期贷款事宜,也将尽力组织资金偿还逾期贷款。
深圳某私募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2011年化纤行业持续低迷,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而原料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深陷债务困境的ST海龙依靠仅有的生产规模或不易摆脱困境,在没有外界支撑的情况下,破产重整或是唯一出路,但也存在重整失败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ST海龙3月30日复牌以来,龙虎榜显示,连续有机构席位卖出该股,而三季报里位居十大流通股东之列的机构2142万股股份,也深陷其中。
机构砸出5跌停
自3月30日以来,ST海龙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开盘即牢牢封死跌停,巨额抛盘重压之下成交极为清淡。5个交易日中,每天跌停价卖盘高达40多万手,单笔总金额过亿,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单日成交总金额依次仅为39万元、366万元、629万元、408万元和547万元。
龙虎榜数据显示,3月30日至4月10日,机构席位累计卖出977.12万元。其中前两个交易日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211.31万元和38.79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也有一家机构累计卖出727.02万元。
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包括三只保险基金、民生加银内需增长基金以及中融-融新295号等在内的5家机构集体出现在ST海龙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累计持股数量高达2142.44万股。考虑到公司是从去年8月22日一直停牌至今,至少上述5家机构均已深陷其中。
公司逾期贷款近9亿元
ST海龙3月30日公告称,预计201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0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约为-1.16元,公司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11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同时,截至3月22日,公司因资金紧张逾期贷款累计为8.7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56.72%。
除此之外,除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山东海龙(3.57,-0.15,-4.03%)博莱特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委托加工业务,生产连续不中断,控股子公司海阳港务有限公司运营正常外,其他生产经营已经陷入停顿,法院已受理控股子公司山东海龙龙昊化纤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
对此,ST海龙表示,上述逾期贷款尚未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将积极与有关方面协商,妥善处理逾期贷款事宜,也将尽力组织资金偿还逾期贷款。
深圳某私募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2011年化纤行业持续低迷,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而原料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深陷债务困境的ST海龙依靠仅有的生产规模或不易摆脱困境,在没有外界支撑的情况下,破产重整或是唯一出路,但也存在重整失败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