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季度出口比增11% 企业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发表时间:2012-04-18     发表评论

  近日,一季度泉州外贸数据出炉。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1—3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3.2亿美元,同比增长76.2%,占同期福建省外贸总值的16.0%;其中,出口23.9亿美元,比增11%。不过从企业出口情况看,目前形势仍不容乐观。

  3月出口数据回暖

  2月份,我市出口今年首次出现同比、环比双下降,不过3月情况有所好转。据泉州海关统计,3月份我市出口8.7亿美元。这一数据比2月份的4.4亿美元增长了97.7%。其中,自营出口为4.36亿美元,增长5.53%。

  “这主要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73家重点出口企业,累计出口3.3亿美元,占全部自营出口的75.5%。”在13日召开的泉州市外经贸座谈会上,市外经贸局相关人士对此作了分析。而从出口市场上来看,新兴市场有较大幅度增长,比如,东盟市场增长43.8%,非洲市场增长63.1%。

  “总的看,一季度我市外经贸运行总体平稳。”该人士表示,得益于政策效应,出口主体也明显增加,一季度新增57家,出口近4000万美元,拉动出口增长8.43个百分点。拓展国际市场也取得新的突破,安踏已经在俄罗斯、新加坡、希腊、匈牙利等国开设办事处、专卖店。最近,一批品牌企业也在谋划利用外部市场比较低迷的时机,收购国外品牌。

  出口形势难言乐观

  不过,在发达国家市场整体仍很低迷,汇率、劳动力成本仍趋上行的背景下,我市出口形势难言乐观。

  “现在的情况是,大企业库存增加,中小企业订单减少,企业普遍感觉外部需求明显减少。”市外经贸局表示,这一点从素有我国“外贸开春第一展”之称的华交会就可以看出,欧美客商明显减少,泉州对欧盟出口下滑了14%,对美国出口下降了14.2%,一些重点企业出口明显下滑。此外,从经济运行冷暖的风向标——用电量来看,我市一季度工业用电量仅增长0.2%,非普工业(指没有架变压器的企业)负增长4.21%。这表明,中小企业开机运行情况很不理想。

  在订单减少的同时,企业成本却有增无减。“油价上涨直接推动物流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制鞋、纺织服装行业,原材料大多是石化下游产品,影响很大。”据分析,比如原来做一双棉鞋差不多要8—10元,现在要18—20元,成本价格大幅上升,售价却上不去。此外,今年工人普遍要求保底工资2000—2500元,用工成本刚性增长。而美元汇率一度跌破6.29元,人民币升值也直接增加出口成本。

稿件来源:泉州晚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