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省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发表时间:2011-02-28     发表评论

  2010年,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5%,利润同比增长88.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近20年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生产持续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19.4亿元,同比增长42.18%;工业增加值379.3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率达到97.39%,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纱线平均库存天数由上年同期的11.33天减少至9.82天,坯布平均库存天数由17.82天减少至14.35天,均是近三年的最好水平,全年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63.7%,产品创新对行业回升向好贡献突出;劳动生产率为35.05万元/人(据工业总产值计算),同比增长32.75%,资产负债率为54.4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三)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1.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列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45.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4.2亿元,同比增长88.3%,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户203家,同比减少24.5%,亏损面1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36.62%。

  (四)内销持续回升,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全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为1211.34亿元,同比增长45.42%,内销比重为87.63%,比上年上升1.77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24.62%,出口创汇16.67亿美元,同比增长9.68%。

  (五)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250.26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六位,是历史上投入最高的一年,同比增长71.45%。从投资增长的先行指标看,新开工项目数801个,同比增长58.61%,施工项目数961个,同比增长46.27%,竣工项目数700个,同比增长51.19%。从资金投向分析,纺织业占55.12%,服装业占34.44%。

  二、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棉纺织、服装两大优势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占全行业的45.94%、28.58%左右,对全行业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其中,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2.8亿元,利润总额2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9%、49.22%、145.3 %;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7.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3.1亿元,利润总额1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7%、47.2%、72.6%。

  (二)产业基地发展势头强劲。襄阳、仙桃、孝感三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7.4亿元,同比增长42.1%,占全行业的47.1%。其中襄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5亿元,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从100亿元向200亿元的跨越,同比增长45.2%;利润总额12.1亿元,同比增长102.3%;仙桃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34.6%;利润总额9.6亿元,同比增长82.6%;孝感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9亿元,同比增长49.4%;利润总额7.1亿元,同比增长114%。全省十大重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4亿元,同比增长48.1%,占全行业的30.7%。

  (三)重点企业发展迅猛。全年新增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已达8家。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以上的企业有孝棉实业集团、际华3542纺织公司、裕波纺织集团、咸宁精华苎麻纺织有限公司;利润增幅实现50%以上增长的企业有孝棉实业集团、际华3542纺织公司、裕波纺织集团、美尔雅集团;爱帝(集团)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5%,出口创汇突破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1.94% 。

  (四)主要产品产量增速明显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纱产量169.58万吨,同比增长18.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布产量46.38亿米,同比增长4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服装产量5.64亿件,同比增长38.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个百分点。

  三、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价格上扬,棉价迭创历史新高且波动剧烈

  从供需情况看,产需缺口率扩大。2009/2010年度,全省棉花产量约44.8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12.7%,消费63.6万吨,产需缺口18.8万吨,缺口达1/3以上。从棉价水平看,全年国内328级均价达1.944万元/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平均上涨6615元/吨,涨幅达51.5%。从棉价波动情况看,由于游资大量进入棉花市场,一直缓慢平稳上行的棉价自9月中旬后突然大幅上扬,至11月上旬,棉价暴涨到3.13万元/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上涨1.33万元/吨,涨幅达72.4%。11月下旬,在国家出台稳定物价一系列调控措施影响下,不到半个月时间回落近5000余元至2.62万元/吨。两个多月的时间演绎出国际国内棉价暴涨暴跌的巨幅波动行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困难。

  2、出口增长缓慢,在全国及中部地区的位次后移

  全行业出口创汇虽同比增长9.68%,但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08个百分点。出口创汇总额在全国的位次下滑至第16位,从历年居中部地区第1位下滑至第3位,落后于安徽、江西。造成我省纺织出口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有:我国纺织品出口以服装为主,而我省产业结构以棉纺织业为主;我省传统的出口特色产品如苎麻纱、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受阻欧美市场,增长不快;对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开拓不力等等。

  

  3、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上升较快。由于纺织行业劳动强度大,收入相对较低,为稳定员工队伍,企业纷纷通过设立保底工资和提高工资水平等手段来稳定老员工、吸引新员工。据了解,全省大部分企业员工工资同比提高了15%,部分企业甚至提高了20%以上。除提高工资外,部分企业还从食宿、缩短劳动时间等方面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四、2011年纺织工业经济形势展望

  1、我国宏观经济将持续向好,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内需市场依然活跃,对纺织行业的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纺织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湖北属于内生型经济省份,纺织的外向度仅12%左右,扩大内需政策有利于纺织行业的发展,且湖北还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有利于企业在开拓周边市场中占得先机。

  2、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随着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东部发达地区纺织产业将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将给湖北承接产业转移带来良好机遇。

  3、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央行货币政策逐渐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随着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央行已两次调高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纺织企业融资难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4、出口利润下降。2011年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小幅升值”步伐,据纺织行业专家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每升值1个百分点,对行业净利润影响的程度在4.5%左右。由于出口依存度不同,各子行业受损程度也不尽相同,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棉纺织业出口依存度为20%,服装业出口依存度为60%,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行业利润率下降3.19%,服装行业利润率下降 6.18%。

  5、棉花等主要原材料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有难度,新增产能释放致使供需矛盾难以有效解决,棉价将继续高位运行并逐步趋稳。因高价棉推动下游纺织品价格上涨,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6、用工成本上升,招工难度加大。纺织行业劳动强度大是不争的事实,工资水平不高,加班司空见惯,不仅招工难,留住工人更难,迫使企业不断提高工资,这将成为困扰纺织服装企业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

  综上所述,2011年全省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良好,不确定因素依然复杂。出口仍将处于恢复性增长通道,内需继续稳定增长,行业产销将继续稳步回升,效益可能会小幅波动调整。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同比增长22%。

稿件来源: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