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快桑蚕产业升级:从“东丝西移”到“东绸西移”
发表时间:2012-05-17     发表评论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丝绸企业中,近1/ 4的企业正积极筹备上马织绸项目,计划总投资达6.8亿元。

  这是中国西部桑蚕产业正在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继东部缫丝企业大量向西部地区转移后,“中国最大桑蚕基地”广西开始大力引进织绸企业,上马织绸项目,开始了从“东丝西移”到“东绸西移”的产业升级。

  宜州市是中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业内素有“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宜州”的说法。

  “除了原有的一家生产坯绸企业外,另有3家企业在筹备投资织绸加工项目,这些项目实施后,可年生产坯绸1800万米,这将是往年坯绸量的许多倍,显示企业正在加快产业升级。”宜州市桑蚕办韦杰说。

  自国家开始实施“东桑西移”产业转移以来,广西先后实现蚕茧产量、生丝产量全国第一的“两大跨越”,蚕茧产量占据全国35%左右。整个广西桑园面积达226万亩,持证生产的缫丝企业达79家,缫丝生产规模达29.3万绪。

  “经过数年发展,江浙一带缫丝企业转移至广西等西部地区,‘东丝西移’已经基本成型。”广西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轻纺工业处工程师梁维佳介绍说,广西精深加工滞后,大量生丝被运往他地,始终扮演着原料供应基地的角色,无论提供蚕茧还是销售生丝,都是整条产业链中的最低端环节,是附加值最少的一环。

  梁维佳说,因此,广西开始加快“东绸西移”,大量引进织绸企业,具备生产绸缎的产业规模后,才可能实现印染、服装等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从而实现完整的丝绸产业链的转移。

  梁维佳说,今后一段时期,广西纺织工业主要在茧丝绸、服装、家用纺织品等领域承接发达地区相关产业转移和延伸产业链,尤其在丝绸、服装这两个领域,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品牌及市场销售网络,不断加快“东绸西移”,使茧丝绸产业链逐步延伸,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稿件来源:新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