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香港回归15年来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情况
发表时间:2012-06-26     发表评论

  中国第一纺织网6月26日消息:记者今天从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了香港回归15年来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情况:

  (一)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密切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也是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市场。

  一是两地贸易往来更加密切。据海关统计,2011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为2835.2亿美元,比1996年的407.3亿美元增长596.1%。特别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产品全部实行零关税,内地与香港在货物贸易领域已经全面实现了自由化。

  二是香港赴内地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5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34.06万个,比截至1996年底的16.25万个增加了17.8万个;实际利用港资5537.67亿美元, 比截至1996年底的992.95亿美元增加了4544.72亿美元。

  三是内地赴香港直接投资大幅增加。截至2010年底,内地在港投资设立直接投资企业4200多家,累计投资净额1990.6亿美元,占内地对外投资总额的62.8%。

  (二)商务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地经贸交流

  一是帮助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三个中心的地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帮助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积极支持香港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推动香港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充分发挥香港在金融、法律、会计及投资咨询等服务方面的优势,推动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

  二是做好对香港农副产品和重要物资的保障供应工作。目前香港市场活猪95%、活牛100%、活鸡33%、河鲜产品100%、蔬菜90%、面粉70%以上由内地供应。内地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供港粮食及粮食制粉和天然砂等重要物资供应。

  三是支持在内地的港资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两地加工贸易额从2000年的378.1亿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1989.2亿美元,增长了4.3倍。商务部与特区政府建立政策联动机制,重视征求特区政府和工商界意见,增强政策的合理性和可预见性。同时,及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帮助港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三)CEPA的补充完善推进了内地与香港经贸自由化进程

  通过不断地补充和完善,CEPA及其8个补充协议已经形成了内地对香港较为系统的开放体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在货物贸易领域内地与香港已经全面实现了自由化,即内地自2006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香港的产品全部实行零关税;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地逐步扩大开放,对香港开放领域达到47个,优惠措施累计301项,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标准,内地通过CEPA对香港服务贸易的开放部门已经达到148个,占世界贸易组织分类的160个服务贸易部门总量的92.5%。

稿件来源:中国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