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升级——经编机械产业:未来的春天其实并不远
发表时间:2012-06-29    作者:郭翠 发表评论

  近30年,我国经编机械产业发展迅猛,极大地推动了经编业的快速、高效发展。目前,国内经编机械不仅材质好、加工精度高,更向多种规格、高机号、宽幅等方向延伸,专用型、专业化程度更强,丰富的机型、简便的调试不仅为经编产品的设计拓展了空间,也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经编机械制造企业。润源经编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产经编机械产业的领军企业,为民族品牌在世界“叫响”不懈努力着。

  “记得2002年开发第一台经编机的时候,我们企业只有十多个人,那时候一切都从零开始。那台机从开发、生产到最后进入市场花了6个月的时间,但付出终究有回报,第一年润源就把投入资金全部收回。尝到了研发的甜头之后,我们把所有的利润拿出来投入再次研发,就这样一年年走下来,一走就是十年。到现在回头看润源走过的路,高科技创新为润源带来了生机。”在江苏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占洪看来,科技创新始终是经编发展的重点。“近三年润源的研发投入资金都超过企业成本的10%,而现在润源正在接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我们的营业额在不断增加。这么多年我始终认为,企业只有不断研发新产品,未来才会更好地发展。”

  那一场至今难忘的官司

  十年间,润源从最开始的单一产品,到如今产品涵盖服饰、家纺、产业等诸多领域,产能从最初每月几台发展到如今年产1000台经编机,部分机型的市场售价不到进口产品价格的二分之一,部分机型打破了国外制造业发达国家长期垄断的局面,并能替代进口。润源的不断创新,不仅赢得了国内、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受到很多经编企业的赞誉。

  如今润源在国内经编机行业发展的顺风顺水,创新产品源源不绝。但是谁也不会想到,润源在研发之初也曾经遭遇过与国外企业的官司纠纷,正因为那次官司,让润源对知识产权保护极为关注。“最开始的时候,润源的产品确实在借鉴、学习国外产品,但我们并不全部的复制,而是在借鉴的同时加入创新升级与改进,但即使这样,依然躲不过那一场官司。”

  2005年,德国某经编机企业状告润源侵权,这场官司打了一年半,极为艰苦又极为纠结,峰回路转之后法院宣判润源并不侵权,王占洪舒了一口气之后开始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各个细节。“润源现在的专利有200项,如果那时候法院宣判润源侵权,润源就不会有现在的成果。为了公司的稳定与良好发展,企业要研发,也要保护知识产权,否则会影响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近两年的润源正在走国际化道路,面对国际化市场,王占洪明白企业更需要技术创新。“润源平时都提倡员工发扬创新精神,如果有什么创意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每个员工的一个创意都奖励3000元钱。”

  国产机赶超进口机

  润源的代表经编机产品是花边机,占润源市场份额的60%-70%。很多人提起经编机,总是认为德国的机器是最好的,在他们看来国产经编机的性能没有国外机器强,这点王占洪并不否认,“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倾向国外经编机,这是很正常的,润源从2002年才开发产品,而在这之前很多设备都是德国企业垄断的,人家德国企业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国际市场上也垄断了几十年,这些品牌在很多人心里都很牢固,我们要打破它需要时间,但是我们有信心,因为润源有着自己的特色。”

  “润源的产品与国外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比国外经编机节省近一半的费用。同时我们的服务是国外企业无法比拟的,更快、更有效。润源经编机的另一优势就是在很多经编产业集群都设立了4S店。”王占洪介绍说“4S”包括整体销售、配件销售、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严格为购买润源机器的企业把好服务关。“虽然国产机与国外机在品质方面确实有差异,但是润源一直在努力研究产品的稳定性,希望在一两年内把这个缺陷弥补上。”

  除了价格和服务,润源的第三个独特优势就是个性化机器的开发。“我们会为国内企业做一些个性化的开发,这些经编企业想要在原有的经编机上添加更多的功能,我们都可以满足。大部分国内经编机企业都没有这样的个性开发能力,而国外企业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订单,也不会做个性化开发。”但王占洪也坦言,个性化机器是有条件的,首先制作的时间长,同时还有加收费用,“如果普通的一台机器价格100万元,那么个性化的机器会达到130万-150万元。”

  争取每年走入一个国家

  除了经编机,润源自主研发的无缝内衣也款式丰富,花型种类多变,花纹细腻时尚,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面对这样的产业布局,很多人也曾问过王占洪,润源现在的产品虽然结构大而全,但产业链拉得过长,是否会引发企业的管理不畅?对此王占洪并不认同:“产品链在外人看来也许拉得很长,但是全部都是经编类产品,产品有一定的共性,所以不存在企业管理应接不暇的局面。润源未来要打造经编航母,现在的项目和其他项目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现在的产品线管理有一定的压力,但是管理得好,我们未来的竞争力是没有企业可以比拟。以往我们大力投资研发,从现在起润源将逐渐减小研发比重,将重点放在市场拓展。”

  除了开拓国内市场,润源更大胆试水国际市场,而让王占洪惊喜的是,国际市场的反响也并不小。“今年润源的国际业务可以做到5000万人民币,这是我们第一年真正意义上的进军国际市场,能有这样的收获,让我们很满意。但毕竟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所以进军国际市场必须要提升客服、营销、生产等方面的配合,我们争取以后每一年能带着润源的经编机走入一个国家,最后走进所有的国家。”

  在王占洪看来,进军国际化市场不仅要有国际化团队,还有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学会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进军欧美市场,产品质量要提高。“我们现在也在研究欧美市场的出口标准,以前我们不刻意做欧美市场的产品,但是随着润源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市场,所以欧美市场这个难抢的区域我们也一定要拿下。”

  润源的发展,离不开王占洪将管理和研发紧密地连接。“现在很多公司都认为研发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难,所以很多公司不愿意投入研发,但如果通过管理将研发的复杂简单化,在研发的过程中将管理融入进去,进行难度分解,就可以整合社会资源,一起解决研发难点。”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