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科技股价跌破增发价3成多 定增方案或流产
发表时间:2012-07-19    作者:夏齐林 发表评论

  7月18日,新民科技发布其非公开增发预案(修订草案)显示,公司拟以不低于6.12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344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年产12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纺丝生产线项目”和“年产30,000吨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项目”,两项目预计总投资17.11亿元。

  7月2日,新民科技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预计公司2012年上半年将亏损6500-8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829.30万元,同比下降269.74%-308.92%,公司预计二季度主要产品涤纶长丝毛利率为负数,并且在6月末形成了较大的存货跌价准备。

  近日,新民科技股价一路下跌,7月16日收于3.95元/股,7月18日收于4.09元/股,与6.12元/股的增发价相差2.03元/股。

  跌破增发价3成多

  公开资料显示,新民科技主营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服装、服饰及绣品、纺织劣剂及染化料、纺机及纺机配件的生产销售等。

  2011年12月6日,新民科技即发布上述增发预案,该预案中增发价为不低于公告决议日(2011年12月6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即为6.12元/股,增发项目为“年产12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纺丝生产线项目”和“年产30,000吨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项目”,此次增发预案修订版对此并未改变。

  7月18日,新民科技的股价收于4.09元/股,低于增发价3成多。

  在新民科技此次的增发预案(修订)中,公司并未公布参与定向增发的发行对象,也未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吴江新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否参与增发。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5月11-18日,新民科技控股股东吴江新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卖出53.24万股,减持均价为13.56元/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1.43%.

  对于增发价较目前股价高近5成,有投资者表示,投资机构与其选择高价参与增发并限制流通1年,不如在二级市场上购买随时可流通的股票。因而,该增发方案很难实施,除非调低增发价。但新民科技目前的经营情况恐怕无法支撑定增方案的顺利实施。

  募投项目会加大存货积压?

  根据增发公告,此次新民科技拟募资总额不超过73440万元,用于“年产12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纺丝生产线项目”和“年产30,000吨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项目”,两项目预计总投资17.11亿元。

  公告显示,新民科技前一个项目总投资70,027.60万元,建设期2年,达产后预计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76,239.30万元,年新增利润总额12,948.40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6.17%,投资回收期6.99年(含建设期);后一个项目总投资101,100.00万元,建设期3年,达产后预计可年新增销售收入79,871.80万元,年新增利润总额16,511.70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3.20%,投资回收期8.11年(含建设期)。

  新民科技投资17亿元扩大生产,项目回收期长达7、8年,不得不使人担忧,因为纺织业已经是微利行业,产品严重产能过剩,那么新民科技经营情况又能如何?

  7月2日,新民科技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预计2012年上半年将亏损6500-8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829.30万元,由此计算,预计2012年上半年新民科技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9.74%-308.92%,并且公司还预计二季度主要产品涤纶长丝的毛利率为负数,并且在6月末形成了较大的存货跌价准备。

  而在新民科技年报中,2010-2011年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737.38万元、7105.2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14347.65万元、5352.34万元,净利下降幅度近五成。

  2012年第一季报显示,3月末新民科技的所有者权益为11.47亿元,而公司的存货从2011年末的3.21亿元升至5.16亿元,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45%,存货3个月内增长60.60%.

  另外,2010年度新民科技的存货为1.89亿元。

  以上数据显示,新民科技从2010年至今,净利润由2010年度的1.37亿元变为2012年上半年预亏6500万元以上,存货由不到2亿上升至5亿以上,公司主营产品已经陷入困境。

  而此次新民科技增发拟投入17.11亿元扩大生产,达产后将每年增加12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纺丝以及3万吨纤维素纤维,必将进一步增加存货积压。

  另外,2010年度,新民科技募投的“20万吨差别化纤维涤纶长丝生产线”项目已经全部建设完毕,于2011年7月份基本达到设计产能,截至2011年12月31日,实际达产后运行六个月,实现效益4,360.68万元,承诺达产后年效益12,817.00万元的六个月平均数为6,408.50万元,实现效益低于该项目预期效益。

  7月18日,对于增发价以及项目效益问题,记者致电新民科技董秘卢蕊芬,然而公司固定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稿件来源:证券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