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制定全国首个民族传统服饰地方标准
发表时间:2012-08-02     发表评论

  “这个标准是我们多年渴望的!”7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院长兰英专程来到锡林郭勒盟,将一本《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送到托亚手中。作为蒙古族传统服饰中察哈尔服饰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看到自己所承载的传统服饰文化得到了如此尊重和保护,托亚激动得满眼泪花。

  作为我国第一个民族服饰地方标准,《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包含了内蒙古地区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的特征和传统款式,标准中收录的56套蒙古族服饰实物标准样品均有彩色效果图、款式图、裁剪图,并以蒙、汉两种版本发行。据了解,这也是我区发布的第一个文化领域的地方标准。内蒙古民族服饰协会副主席白金昌认为:“这一标准为规范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依据,为民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教学、科研以及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携载着蒙古族风俗、礼仪等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2008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各部落服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比如奈曼部落的服饰通常绣着八宝图,而敖汉部落则是绣寿字图。然而,如今蒙古族服饰不伦不类的搭配现象很普遍,甚至一些博物馆中模特身上服装的搭配都是错误的。”做过大量民间调查的白金昌说。传统服饰文化的这种不规范应用尽管无意识,却往往产生误导,伤害民族感情。

  给蒙古族服饰制定地方标准是兰英很久以来的想法,她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有着难以释怀的情结,想要借助标准化科学技术保留住蒙古族服饰中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为此,从去年8月份开始,她就深入各旗县博物馆、传承人家中,进行了大量调研、挖掘、收集,对28个蒙古族部落的服饰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后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多次讨论和严格审定,标准于今年6月发布。

  民族服装设计师吉玛女士说:“目前我区有民族服装企业700余家,年生产民族服装几百万套。这个标准将从源头上对民族服饰制作行业起到规范引导作用。”这个标准也成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曹莉进行课题研究和教学最重要的参考书目,她可以准确地告诉学生们各个部落的蒙古族服饰本来的样子。

稿件来源:北方新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