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缺席奥运营销
发表时间:2012-08-06    作者:禾木 发表评论

  每一次面对中国媒体,国际奥委会市场委员会主席海伯格都会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出现在奥运市场伙伴行列中。

  可是在伦敦,人们看不到中国品牌的影子。只有在中国奥运代表团队服以及其他一些代表团单项运动队的比赛服装上,能看到一些中国品牌。即便如此,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相比,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的表现,还是有了明显滑坡。

  可以理解海伯格的急迫。在欧美经济陷入严重的二次衰退时,中国是一个最性感、最让人遐想连篇的经济概念。“中国制造”早已被世界所接受,中国品牌却无从寻觅。

  以联想的案例来看,过高的奥运营销成本和并不理想的国际奥委会服务回报,是联想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之前就退出“TOP伙伴”的原因。从得到的回报看,哪怕是TOP伙伴,场馆内也不允许出现任何他们的广告,真正的权益体现在,在市场活动中,这些品牌可以充分利用奥林匹克标志,以及自己TOP伙伴的身份。

  这种权益,对于欧美等成熟市场,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有足够尊重的地区,仍然有着超凡的价值。但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奥林匹克标志本身并不能帮助一个品牌取得长足进步。绝大部分中国品牌,只要能在本土站住脚跟,就能保证稳定的增长率和利润率;到海外去拓展,成本巨大不论,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上,也十分匮乏。

  当经济下行趋势越来越明显时,奥运营销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成长途径———可望,是说大家在理论上都认知奥运营销的巨大影响力;而不可及,是说绝大部分中国品牌,还是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更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竞争来锤炼自己的决心。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