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商家几家欢喜几家愁 奥运收益竟旱涝不均
发表时间:2012-08-13    作者:沈嘉 发表评论

  8月12日,星期日,按常理说,应该是伦敦城南格林威治集市的商人们赚得盆满钵盈的时间。但除了这里的美食摊位,其它店主恐怕又要度过失望的一天了。

  “终于盼到闭幕了。”经营一家手工店铺的中国商人陈伟说,“奥运给我们带来的是苦日子,生意比以前差不少。”

  他原以为奥运会给自己带来不错的生意,因为举办赛事的场地就在附近,何况这里本是就是旅行者必备指南里的推荐景点。

  但随着奥运的举行,陈伟发现来看比赛的观众和平时的游客有很大不同,前者大多只在这里吃饭,不会太多流连。而因为赛事的举办,许多日常客流被“挤”跑了。如此一消一长,生意自然不太好。

  在集市里卖手绘图的当地姑娘玛利亚也有同感,她用油笔画的各种小熊,很受游客青睐。奥运期间,她的生意也比平时“少了一些”。“不过没关系,毕竟快结束了。”玛利亚说。

  集市里生意尚佳的是饮食摊位。寿司、面条、咖喱饭、奶酪卷饼、鱼和薯条等等,几乎可以满足来自不同大洲的游客们的胃。“还算过得去。”一家经营东南亚美食的店主表示,“不过我们本来预期能更好。”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景况来看,奥运给伦敦带来的商机,似乎可以用“旱涝不均”来形容。

  像格林威治集市这样的“必游地”中,有不少受到了奥运冲击,抱怨比较集中的,还有市中心的商家们。

  从奥运第一周的相关数据看,伦敦市中心的人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餐馆交易额下降了40%,大英博物馆、伦敦塔等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人数少了30%。一些店家对此甚至形容说,“心头在滴血”。

  由于之前担心交通和人流带来大麻烦,伦敦的管理者在奥运之前就以各种方式预警,建议市民们远离市中心。而在中途发现这是一个错误后,他们又赶紧呼唤人们回到城区。

  对市中心的商家而言,最糟糕的阶段终于过去了。而对他们在新城区的同行们来说,刚刚过去的两周,却是一个收获的节日。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Westfield购物中心,每天都是人满为患,任何时间去吃饭都要排队等待。服装店里的地上经常躺着被碰掉的衣服,店员们忙得顾不上去捡。而附近的斯坦福斯特中心虽然没有那么火,但据说奥运期间的生意也有两成左右的增长。

  随着奥运会的闭幕,这种“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大概会改变吧。

稿件来源:中新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