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王者之争
发表时间:2012-10-08     发表评论

巴黎的每个人都在谈论迪奥的新任设计师拉夫·西蒙和伊夫圣罗兰的设计师艾迪·斯理曼之间的竞争。

  巴黎——迪奥(Christian Dior)和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之间的争斗——准确地说是两位新设计大师之间的比拼——是本时装季的头等大事。
 
  44岁的拉夫·西蒙(Raf Simons)在巴黎时装周有一个很好的开始,本周五是他在迪奥的第二场演出。现在这位比利时设计师一定要在2013夏季成衣系列上有强势的表现了。

  而设计师艾迪·斯理曼(Hedi Slimane,也是44岁)接管了另一家传奇时装品牌——巴黎圣罗兰([Saint Laurent Paris],斯理曼把“伊夫”[Yves]从品牌名中去掉了);该公司的创始人于2008年去世,但是他的余威将永远笼罩在这家公司。
 
  这两家服装公司分属于两个互相竞争的奢侈品集团——迪奥属于酩悦轩尼诗-路易斯威登集团(LVMH),伊夫圣罗兰属于巴黎春天集团(PPR)——这一点让这场竞争更具有史诗意味。
 
  两位设计师都继承了一段传奇的历史和一个成熟的品牌,它们是真的有“大鞋子”要穿(fill big shoes的字面意思是“穿上别人留下的大鞋子”,喻义是“接替别人留下的重要工作”,此处是一语双关——译注):配饰,包括鞋子和手包,是过去十年来这两大品牌的摇钱树,远比服装的盈利多。
 
  这两家公司都是传奇——但是在财力上都落后于各自集团里的另一个大品牌:迪奥落后于路易斯威登(Louis Vuitton),圣罗兰落后于古驰(Gucci)。
 
  这两大巴黎时装巨头在历史上也有一些交集。伊夫圣罗兰是在迪奥开始他的事业的。1957年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因心脏病发作去世,21岁的伊夫圣罗兰接管迪奥公司。
 
  艾迪·斯理曼起步于圣罗兰。1996年,他被圣罗兰的生活伴侣皮埃尔·博格(Pierre Bergé)选中,担任圣罗兰的男装设计师,他就是在这里发展出那种铅笔般纤瘦的造型的。这种造型在他执掌“Dior Homme”的七年里闯出了名气;进入新千年以来一直是男装的主导潮流。
 
  这一季的新品和王者之争的最大看点在于,两位设计师都是设计男装成名的。拉夫·西蒙的这种风格是慢慢发展出来的,从1995年他在安特卫普创办个人品牌的时候就开始了——和斯理曼一样,他也从街头文化和叛逆少年那里获取灵感。2005年他被聘为吉尔·桑达(Jil Sander)的设计师,这才首次设计女装,不过他的视野拓展得很快,直到今年年初离开了那里。
 
  斯理曼从未正式设计过女装,不过他的这些为男性身材定制的华美服装也有女性名人穿过,包括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5年前他离开“Dior Homme”,一心从事他热爱的摄影,在时装界再无音讯。
 
  这一季吉尔·桑达回归她的同名品牌,伊夫圣罗兰的前任设计师斯特凡诺·皮拉提(Stefano Pilati)入主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男装集团,这些是否表明双性化又重新受到了青睐?
 
  顶级设计师对裁剪如此地关注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的事。迪奥和圣罗兰的新主人的其中一位也许会设计出“女性化”的造型,虽说不太情愿,但理论上是存在可能的。两家服装公司都对发布会的细节严加保密,仿佛在给皇家婚礼准备婚纱一般,所以我们对这周在迪奥或者下周一在圣罗兰的秀台上会看到什么,一无所知。
 
  两位设计师都是做男装的,都是时装纯化论者而非装饰主义者,都痴迷青年文化和当代艺术,他们的设计真的会有很大不同吗?
 
  大师的对决总会引发时装的繁荣。1926年让·科克托(Jean Cocteau)在一幅著名的速写中将保罗·波烈特(Paul Poiret)精工细致的服装画成了渐渐远去的样子,而占据前景的是轮廓简约的可可·香奈儿。
 
  不久之后,香奈儿开始和艾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互相攻击,后者古怪、巧妙的设计与可可在细节上的严谨正好相反。
 
  在战后的一段时间里,迪奥绚丽的“New Look”让女装重现曲线和灵动,与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那种威严的雕塑造型针锋相对。
 
  这种阴阳对立再次出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阿瑟丁·阿拉亚(Azzedine Alaïa)展示性感女性肉体美的理念,与Comme des Garçons的设计师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主导的纤瘦式日本学派截然相反。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革命性的男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让男装呈现出女性化的线性风格,这与詹尼·范思哲(Gianni Versace)的风格大相径庭。这两位设计师的对比十分鲜明:干净、平淡的米色与鲜艳、喧闹的色彩相对,直线形剪裁与弧线形剪裁相对,平底鞋与细高跟鞋相对。
 
  在这新一季的巴黎时装周上,作为托德斯(Tod’s)帝国的一部分,夏帕瑞丽(Schiaparelli)品牌将实现其复苏,时装的历史是否会重演?
 
  最戏剧化的对峙也许不会发生在迪奥和圣罗兰之间,因为这两位设计师在本质上都是讲求细节的。真正的主角可能是香奈儿的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他必须在时装界的现代主义新浪潮面前表明品牌的立场。
 
  让我们迎接这场竞赛,享受其中的乐趣吧!

稿件来源: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