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连起“幸福丝” 南宁邕宁区残疾人帮扶残疾人致富
发表时间:2012-10-01     发表评论

  “中秋节当天,第二批秋蚕正好开始结茧。今年秋天蚕丝升值,1公斤能卖37元,保守估计,我家全年养蚕纯收入能达5万元以上。”9月29日,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罗马村潭龙坡的残疾人养蚕户李武愿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在李武愿新建的四层小楼前,几排结茧专用的蔟具靠墙排开。一楼偏厅里整齐地码着一层层簸箕,这是蚕种孵化和幼蚕生长初期的“大竹床”。地下一层是一个近200平方米的大蚕房,室内凉爽通风,胖乎乎的蚕宝宝正趴在绿油油的桑叶上,大口大口地享用“午餐”。“这些已经是五龄蚕,还有一天就要开始吐丝结茧了,所以胃口特别好,一顿要吃掉100公斤桑叶呢。”

  李武愿是邕宁区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户。过去,由于左腿关节僵硬不能弯曲,李武愿找不到合适的致富门路,生活一直窘迫。2010年,邕宁区广泛开展“党员扶残”活动,李武愿成为村党支部的帮扶对象户。党支部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向他推荐了劳动强度较低的养蚕项目。起初,李武愿没有信心,那楼镇残疾人桑蚕发展服务中心的创办人李光遍亲自来到李武愿家,亮出自己空荡荡的左腕,“我这样都能致富,你也行。”

  随后,李武愿用“党员扶残”项目提供的1000元启动资金,购买了一张蚕种、数百株桑苗和肥料。李光遍手把手地教会他蚕种孵化、大小蚕饲养技术,帮助他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短短两年多,李武愿与妻子已种下6亩桑树,养殖规模达到3张蚕,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邕宁区残联推动下,“残疾人帮扶残疾人”成为当地推进残疾人事业的一大亮点。那楼镇残疾人桑蚕发展服务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专为城区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困难户提供种桑养蚕技术指导,免费举行技术培训班,并在各村坡建立了桑蚕技术服务网点和小蚕共育示范基地,培养出不少残疾人养蚕能手。其中,李光遍累计帮扶820户残疾人;致富后的李武愿也加入了帮扶行列,并兴建了一个残疾人小蚕共育示范点,于今年4月成功帮扶附近村坡的100户残疾人种桑养蚕。

稿件来源:广西新闻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