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进口并不像表面看似那么参差不齐
发表时间:2012-11-15    作者:Clyde Russell 发表评论

  中国10月大宗商品进口情况似乎好坏不一,石油进口强劲而铁矿石和铜进口则疲软。不过传递出的整体讯息应该是,经济动能再次升温。

  过度解读单月数据始终存在风险,尤其是对10月数据来说,因为该月初长达一周的假期令数据显得失真。

  出於这个原因,要得出有关中国需求的结论,最好把9月和10月两个月的数据结合起来看。

  先从原油开始,10月进口量为2,368万吨,或每天约558万桶,为年内第三高。

  9月原油进口量则是2,008万吨,两个月加起来就是4,376万吨,比2011年同期的4,125万吨增加了6%。

  虽然提振10月进口需求的因素可能是炼油厂结束维修,且过去几个月来有新炼厂投产,但基本状况仍是一幅需求增长相当强劲的图景。

  就9月极度看空中国大宗商品前景的评价来看,9-10月数据表明这种负面情绪并不合理。

  中国买入原油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个,那就是受油价下跌的提振.布兰特油价9月初报每桶116.90美元,到9月19日就跌至108.19美元低点。

  中国炼厂在今年上半年大量买进後,在第三季似乎後继乏力.由於近几周布兰特原油期货价格仍在每桶105-115美元的区间,油价表现可能会鼓励炼厂增加储备。

  但中国未来几季石油需求平均成长6%似乎是合理的,这样的增幅足以显示中国经济维持强劲成长,但比起最近几年每年成长10%以上温和了许多。

  中国原油进口图表

  中国钢铁贸易图表

  中国铜进口图表

  如果说10月石油进口数据表面上很强劲,造成欺骗效果,那麽对铁矿石和铜来说,情况却反过来了。

  铁矿石10月进口较上月减少13%,至5,640万吨。

  但和9月进口6,500万吨合起来看,这两个月的进口较2011年同期成长了9.8%。

  这看起来一点也不差,而且还高於年内迄今8.9%的增幅。

  这可能也和价格因素有关,10月货物中有许多是在亚洲现货价格来到三年最低时下订的。

  现货铁矿石价格在9月4日挫跌至每吨86.90美元的低位,4月中旬时曾接近每吨150美元。

  周一时价格回到每吨122.10美元,但整体铁矿石需求充满韧性,这再一次与近来盛行的偏空预测相左。

  10月未加工铜进口较9月减少18.5%,较上年同期亦减少18.5%.铜的情况的确需要谨慎看待。

  虽然部分原因要归咎於智利铜矿的供应中断,但似乎的确存在一些潜在的疲弱迹象,因9-10月铜进口较上年同期减少了6.8%。

  然值得注意的是,铜需求成长的回升可能落後于铁矿石和原油,因其主要是用於制成品生产,不像铁矿石和石油是属於上游资源。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