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纺织逆风飞扬拓展盈利空间
发表时间:2012-12-25    作者:王兆锋 发表评论

  “为拓展非洲市场,我们在蜡印布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仿蜡布和机印布,国内市场主打纱线和色织布,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4月。今年以来的各项指标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2月22日,三和集团董事长宛秋生介绍。

  三和集团是今年临清纺织业发展状况的缩影。1-11月份,临清纺织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2亿元,利税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28%。

  在全国纺织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临清纺织缘何能逆风飞扬?临清市纺织办主任杨国田说:“纺织业是临清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我们做‘加法’,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结构调整创造新需求,实现了‘乘法’效应,纺织效率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盈利空间进一步拓展。”

  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扩展新空间,打造企业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三和、华兴、秋华等一批纺织企业围绕产业提档升级,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全市纺织业投入技改资金40亿元,自动络筒、精梳、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已占设备总量的40%以上。三和集团投资4.5亿元,新上“气流纺和高档色织布”项目,分别从德国、比利时购进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档气流纺设备50台套,高档色织布喷气织机104台套,年产2万吨低支高档纱和1000万米高档色织面料,填补了当地低支高档纱生产空白。两个技改项目的投产,将年增加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5亿元。该企业新上湿布丝光机设备,明显改善了产品的质量,并且节能10%,每年节约蒸汽6万余吨,相当于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

  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是临清纺织业做“加法”的得意之笔。企业在准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华润纺织公司、金源天泽纺织公司等企业坚持以多品种、小批量、差异化作为自己的产品发展方向,根据用户需求,陆续开发了竹节纱、莫代尔、赛络纺等多个新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在棉纱市场形势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将市场的冲击降到了最低。日升纺织公司拉长产业链条,将目光瞄向了纺织产业的终端——服装加工,开发出的环保型童装受到市场的青睐。同时,临清市还依靠产业优势,相继引进青岛即发华山公司年产2000万件针织服装项目、雪驰公司年产10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

 

稿件来源:大众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