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的怪圈
发表时间:2013-01-05     发表评论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曾经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如今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富二代”正在成为奢侈品的拥趸,奢侈品消费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

  笔者认为奢侈品消费低龄化原因有三。

  首先,中国富裕阶层对奢侈品的趋之若鹜,主要源自于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富起来的人们正急切的要对于自己身份进行区别和划分。贵族的身份渐渐地成为这些人群的追求。这种意识非常强烈。而除去自己身份和财富之外,对于象征自己身份和品味的奢侈品的认知却并没有到达一个成熟的阶段。而在一些人看来通常的价格上的高标准就近似于身份上的区分。陆亦琦教授曾认为中国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是财富与智慧不匹配。欧洲许多有钱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有财力也有很高的智慧。但我国现在市场经济早期,有许多有钱人,但他们不一定都有很高的智慧。大量的买奢侈品有时候是我们被外国人唬了。而笔者感觉反倒是这些富人们的后代,富二代X三代由于身边人们的耳濡目染对于奢侈品的理解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和需求的欲望。以至于习惯于摆阔炫富。

  其次,富裕阶层的旗帜性的炫耀的效果,一定程度为周围人群做了示范。由于消费观畸形,好奇、从众、攀比等心理,使得广大年轻群体更容易出现非理性消费行为,导致消费欲望的膨胀。在攀比心理的刺激下许多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人群,本着一种昧富的心理打肿脸充胖子从众而去消费奢侈品。而那些急于效仿富人的群体往往缺乏对自我的认知,自信心源自于别人眼中的肯定。真正消费得起奢侈品的人群并不是数量很大的群体。

  另一方面,国外的奢侈品牌往往内涵着成熟内敛的老人文化和成功学等核心价值。在国内却受到年青一代的追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再次,工作之余国人的精神生活乏善可陈,而奢侈品逐渐成为了一种寄托,而这种源自于内心的空虚寄托却并不能被物质的华丽和财富收入的多寡所填补。

  奢侈品的在国内的火爆往往激发的是广大平民阶层的仇富心理。当广大干部们腕上面的奢侈品手表成为牵动着公众敏感神经的锁链。仇富心理已经具备了生长的土壤且在群众中逐渐变成了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而在笔者看来仇富很大程度上仅仅止于那些炫富、摆阔的心态的举动,

  奢侈品是一个文化和品位的载体,一方面代表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另一方面奢侈品已经逐渐成为了能象征个人身份一个的符号。国人应当正确地认识奢侈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打破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的怪圈,杜绝奢侈品低龄化消费的蔓延。

稿件来源:中国经营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