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看盘必读:市场能否维持强势重在风格转换持续性
发表时间:2013-01-09    作者:傅峙峰 发表评论

  1. 新浪财经报道,中国证监会昨日由副主席姚刚、主席助理张育军召开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化解IPO堰塞湖难题。会议要求申请创业板IPO企业,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若2012年业绩下滑,必须撤回申请,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等待时间。

  点评:中国证监会疏导化解IPO堰塞湖将落实,目前市场预计经过清理,排队IPO公司会降至600多家,但这对市场仍有压力。同时,预计IPO重启后,先上市的企业质量会相对较好,如果节奏能放缓,则对市场的负面压力可能尽量减轻。

  2. 中国央行公告,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展开了200亿元7天和18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3.35%和3.60%。

  点评: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逆回购有3130亿元,而央行缩减逆回购规模主要是因为节后资金面明显放松,所以会重新回笼节前投放的资金。

  3. 财新网报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总行已于2012年12月中旬,以风险提示的方式,叫停对正大集团收购平安股权440亿港币的贷款。财新记者近日从该行有关人士处确认此事。财新记者获悉,国开行是在了解到此项交易有肖建华掌握的“明天系”不明资金进入后,果断叫停这笔巨额贷款的。按该行内部程序,国开行就贷款发出了风险提示,并已知会中国保监会。

  点评:正大收购平安股权一事再起波澜,从报道内容来看,确认了国开行叫停贷款,同时对可能有“明天系”资金介入此次收购加以确认。如此一来,正大收购平安的第二笔交易很可能告吹。在“明天系”可能介入的内容被媒体报道后,市场已对第二笔交易的可行性产生质疑,如今风险正逐步暴露。此事对平安股价的影响主要是收购平添波澜一方面会降低较高收购价对二级市场股价的提振,另一方面则是收购乱象或令投资者避险抛售平安股票。

  4. 中证网报道,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国窖1573、水晶舍得、西凤酒业国典凤香、古井贡酒、景芝酒业等登陆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近期通过发行审核的还有重庆诗仙太白、河南杜康酒业、湖北黄山头酒业,目前均在排队发行当中。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白酒板块的队伍中将扩大到8家。另据了解,当前在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排队待发行上市的酒品超过11家,而其中的“主力军”则是各区域白酒品牌。

  点评:白酒证券化是白酒企业在销售压力下为产品寻找的新出炉,这恰恰反映了普通消费需求无法消化目前白酒产能和库存。如此一来,白酒和白酒企业的消费属性将减少,而投资属性会有所增加,如果投资者对白酒交易热衷追捧,则可能出现白酒价格和白酒股联动上涨的效应、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这类白酒最终可能无法消化,因此炒作后存在巨大风险,这其实是增加了白酒行业和白酒股的不稳定性。

  5.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1月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从2月1日起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延续了往调价风格,此次调价涉及范围很广,包括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规格剂型,降价幅度为15%。上海莱士人血白蛋白(10g.50ml)最高零售价上调。发改委表示,将在2013年开展中成药价格调控。

  点评:医药股是最近部分机构建议市场在风格转换中可关注的消费类股,但从发改委调价来看,利空因素还是存在。今年发改委将开展中成药调价,西药降价工作或放缓,这可看作是利空出尽,而中成药企业还将面临压力。血液制品价格上涨是行业供求紧张所致,政策面相对偏暖。

  6. 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于2012年12月21日所披露的《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截至2013年1月7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出售方案已经到期失效。

  点评:中信信托重组安信信托一事以此告终,对安信信托股价有负面影响,因市场长久以来一直包含着中信信托重组安信信托的预期。此案历时六年失败,充分反映了其重组困难重重,未来再提重组的预期可能在短期内也不会出现。

  7.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市周二收盘走低,受电信类及工业类股拖累,投资者等待公司业绩报告季的到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55.44点,至13328.85点,跌幅0.4%。标准普尔500指数跌4.74点,至1457.15点,跌幅0.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7.01点,至3091.81点,跌幅0.2%。

  点评:美股进入报告季,市场普遍对上市公司业绩看法谨慎,而在财政悬崖协议达成后,美股暂时缺乏新的上涨动力,预计在报告季表现会有所走弱。

  综合评论: 

  近期中国股市一方面热炒概念股,另一方面则是尝试风格转换。消费类股的较好表现短期内或得以延续,但问题在于其股价弹性不足,所以涨势能持续多久有待观察。如果投资类股步入横盘整理或调整,而消费类股涨势不强劲,未来市场调整压力将会增大。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