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营销渠道联手应对风险收购 中国服企首购韩企求“突围”
发表时间:2013-01-15     发表评论

   1月8日,迪尚集团与韩国AVISTA公司在韩国首尔共同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双方将在营销渠道拓展、生产基地建设、服装设计研发、人才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计划2020年实现销售额1万亿韩元,约合56亿元人民币。

   在去年11月中旬,迪尚集团就通过购买AVISTA公司38.96%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消息一经公布,即在韩国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AVISTA公司股票连续3日涨停。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成功收购韩国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也是中国服装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提高企业在韩国的竞争力,并将助力其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收购成功不仅可以让双方联手应对风险、共同开发市场,还可使双方在营销渠道拓展、生产基地建设、服装设计研发、人才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大合作。从目前来看,收购有利于迪尚集团进一步优化全球布局、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加快品牌多元化步伐。

   业内人士表示,不论是借助营销渠道,把国产服装卖到韩国去,还是将韩国品牌引进国内市场,企业的国际化眼光和对经营布局的追求都值得肯定。在纺织服装业整体业绩下滑的境况下,企业需在有效抗击风险基础上更加重视经营的谋篇布局。

   跨国收购各有初衷

   国内企业收购国外服装品牌并不鲜见。近些年,国内曾出现过一波服装品牌收购潮,比如,山东如意收购日本成衣品牌瑞纳、七匹狼收购肯纳等。

   业内专家认为,“走出去”、提升知名度以及构建多品牌战略是企业实施收购战略的主要用意,其目的是做大做强企业。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仅凭劳动力和低成本生产优势,国内服装很难进入国际主流服装市场,要获得更大市场份额,需要强有力的品牌支撑,最快的方法莫过于收购国外品牌。“借船出海”自然成为不少企业收购国外品牌的常用方法。另一种收购需求则是,借力并购完成品牌群体的建设,增强企业整体的抗风险和盈利能力。

   业内专家表示,国内企业更多看中的是这些品牌拥有的设计和商品企划能力,如果这些资源与国内企业手中的资金、市场有机结合,或许真会达到市场所预期的共赢效果。

   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收购还是自创品牌,这是中国企业需要直面的问题之一。

   中国企业拥有不错的资金能力和广阔的内需市场,但在商品企划和品牌打造方面尚有欠缺,品牌建设是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向高端发展的最大瓶颈。韩国服装企业在设计水平方面领先一步,这让中国企业看到了商机。

   “品牌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必然会经历从零做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曾表示,未来10年,品牌建设仍将是纺织业面临的课题。对于选择自创品牌的企业来说,在确定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对产品精耕细作,能够避免收购国外品牌带来的品牌定位约束,一旦品牌获得市场认可,将获得比收购品牌更大的市场价值,但选择自建品牌的确要付出更多努力。专家建议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既不跟风又不错过时机,通过对品牌的有效掌握,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稿件来源:经济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