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牌尾货低调打折 国内奢侈品消费外流加剧
发表时间:2013-01-24     发表评论

  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外流正在“加剧”。一家国际奢侈品集团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三季度销售全面放缓,在中国更是没有增长。记者昨日走访申城市场发现,一边是奢侈品尾货低调打折,而另一边则是新品则高调涨价。业内人士认为,尾货打折是吸引顾客的一种营销策略,而在市场环境不佳的当下,新品仍敢于涨价则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以及维持身价的需要。

  历峰三季度在华没有增长

  在国际四大奢侈品集团中,旗下包括卡地亚等品牌的瑞士历峰集团近日发布了三季度和前9个月财报,报告显示,截止12月31日,三季度销售增长5%至28.62亿欧元,低于预期,除美国以外其他地区全面放缓,在中国更是没有增长。

  报告称,珠宝销售和零售渠道强健,而批发渠道则显示了历峰集团手表合作伙伴的“谨慎”。三季度零售销售增长9%,远低于前六个月的15%;批发销售增长2%,更是大大低于截止九月底前六个月的8%的销售增长。

  LVMH集团此前的三季度财报也显示,在珠宝和腕表领域,2012年一、二季度的收入分别为6.3亿欧元、7.1亿欧元,较2011年一、二季度的2.6亿欧元、3.15亿欧元相比呈上升趋势,但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却有了明显回落,与2011年的三季度相比虽没有下降,却只增长了5400万。

  奢侈品消费外流加剧

  据了解,去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9%,较2011年下降3.3个百分点,同时远低于全国14.3%的水平。业内人士分析,除了电子商务的冲击,另一个因素是海外消费量的增加。

  据市场预测,中国国内居民明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亿人,这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居民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专家认为,国内奢侈品市场外流“加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海外产品价格便宜,加上现在市民旅游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且相对于大笔购买奢侈品的开销,旅游费用已经成为小头。

  有意思的是,国内奢侈品市场也在用低价“拉拢”消费者。记者昨日走申城市场发现,包括GUC-CI、COACH、longchamp、BAL-LY等在内的不少国际奢侈品牌都在低调促销,涉及化妆品、腕表、箱包等多个领域,促销形式则包括直接减价、增加会员积分、满额获赠品等,折扣在五至七折不等。但记者也观察到,个别品牌折扣力度较大的都是2012年的款式或者经典款,2013年的新款很少见。

  靠涨价维持身价

  就在过季货或尾货低调打折的同时,奢侈品新品高调涨价。据悉,迪奥将于2月1日全球涨价,涨30%左右;香奈儿则于本月中旬全球调价,涨幅7%-30%,包括护肤品、彩妆、香水。

  采访中,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向记者表示,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在国内很少有打折季,持续打折行为一方面是为消化库存,另一方面是用打折来吸引顾客。年前吸引顾客大量集中消费是品牌的一种营销策略,营业额会有明显提升。 有专家指出,无论是营销成本还是原料成本上涨都是表面原因,涨价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市场奢侈品需求非常强劲,尽管经济环境不佳,但涨价依旧是奢侈品维持身价的最佳策略。

稿件来源:劳动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