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主管部门连夜研究校服监管机制 出台5条举措
发表时间:2013-02-20     发表评论

  上海“校服新政”

  ● 研究建立针对校服的更严格的地方标准。

  ● 研究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相对集中采购模式。采购过程中,质监部门将进行前置检验,并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订货过程要对学生和家长充分公开。

  ● 责成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开展过程监管。未整改合格的企业,不得作为校服供货厂家。

  ● 合理确定价格,实施“保本微利”原则。

  ● 信息充分公开,建立健全在不同订购主体范围内的信息公开制度,面上抽查检测结果要及时向区县教育部门、学校及公众公开。

  针对近期质监部门抽查中发现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的问题产品,上海有关部门和区县高度重视,责成有关方面深入调查。一旦发现公职人员、学校教职工有违规违纪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

  据了解,发现问题的浦东新区已将相关企业供货的21所学校26444套校服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教育部门将举一反三,在全市全面排查涉事企业的相关服装,确保学生服装安全可控。

  针对近期“问题校服”事件,记者走访了质监、教育、物价等部门,了解了市民关心的一些问题。市质监局表示,历年来的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2008年为94.7%,2009年为80.8%,2010年为90.3%,2011年为89.2%)。2012年起,质监部门在抽检中增加了标志标示项目,不少厂家未能及时执行这一标准,导致合格率降为48.7%。如果排除这一不影响服装质量安全和穿着功能的检测项目,校服合格率为87.8%。总体来看,本市中小学生校服质量较为稳定。

  在调查上海欧霞服时装有限公司存在问题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监管不严、职责不明等问题,各部门间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监管也有一些漏洞。对此,质监、教育、物价等主管部门连夜对形成校服监管的长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抓紧落实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

  一是明确准入标准,质监部门将抓紧在一般服装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建立针对校服的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在新标准尚未形成之前,必须严格执行现有标准,并通过大幅度增加抽检比例和频次,实现最严格监管。二是规范订货主体和程序,在当前各校自行采购的“大分散”格局下,研究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相对集中采购模式。采购过程中,质监部门将进行前置检验,并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订货过程要对学生和家长充分公开。三是实施过程抽查,责成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开展过程监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召回整改,并严肃处罚。未整改合格的企业,不得作为校服供货厂家,建立“黑名单”制度并予以公布。四是合理确定价格,实施“保本微利”原则,既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又兼顾企业合理利益。五是信息充分公开,建立健全在不同订购主体范围内的信息公开制度,面上抽查检测结果要及时向区县教育部门、学校及公众公开。

稿件来源:东方早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