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附加值的制造时代已结束——服装品牌:新制造时代比拼的是什么
发表时间:2013-03-22    作者:路妍 发表评论

  行业全面品牌化的时代真的来了,但做品牌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任何一个优秀品牌的诞生都离不开一大批一流制造企业的支撑,而中国目前缺少的就是这种对产品和品质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在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看来,中国服装业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制造优势,其“火候”相较国际制造水平还远远不够。

  而事实的确如此。比拼批量制造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的制造业看中的则是加工附加值,这就要靠加工企业对制造的专注延伸。这也是ODM高出OEM几倍加工费的原因所在,靠的就是设计的融入。

  大规模低附加值的制造时代已经结束,新制造时代比拼的是一个企业对加工、设计、品质、运营和管理的全面把控。对于这一点,意大利制造很早就意识到了。

  意大利制造跟中国制造在产业形态上有很高的相似度,两者都是依靠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但相较于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中国的产业集群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当前,中意之间的差距,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劳力制造上的差距,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带有知识、技术、研发、智力的制造上的差距。这些表现在产业集群中,则成为制造环境和业态上的距离。

  独枝难秀,没有良好的加工业态作支撑,要产生真正的国际大牌无异于痴人说梦。

  也许一直以来我们对品牌的理解都过于狭隘,而这种狭隘的品牌观也导致了行业对加工的“偏见”。其实,不是面对终端消费的企业才有资格谈“品牌”,真正的品牌渗透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而中国制造未来的竞争力就是要靠产业链上的每一个品牌去凝聚。

  “要做品牌首先要考量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在陈大鹏看来,品牌之路并非是所有企业的康庄大道。“许多加工型企业在转型做品牌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投入产出比。要运作一个品牌,你投资一两千万可能都未必有什么效果,而如果将这些资金用于改善企业设备、进行员工培训、投入运营管理和研发设计,企业可能会走出一条全新的路。”

  专注“本业”对终端品牌来讲就是要加强对市场的了解。消费者经常会发现,在国外品牌店里有很多自己想要的服装,而本土品牌店却经常让他们失望而归。这本质源于本土企业对消费者心态的研究不够,所以难以把控市场的消费期待。虽然,当前国内品牌服装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持续创新力才是决定品牌能“走”多远的核心因素。

  至此,中国品牌的未来猜想也渐已明晰:了解自己的竞争优势,专注并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将精益求精的态度融入产品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市场,持续创新。

  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某天,这片土地能成为孕育大牌基因的沃土。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