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积极探索蚕桑产业发展新模式
发表时间:2013-04-17     发表评论

  四月乐至,桑葚满园紫气来。目前,乐至县石佛镇唐家店村的500亩桑海,桑果满园、淡雅恬美。一颗颗桑葚黑里透红,果香四溢,真是“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

  “我们是来资阳旅游的,刚品尝完简阳的樱桃,便特地慕名来采乐至的桑果。这里的果大、味甜、色泽鲜,风景也不错。”来自成都的赵老伯说,“以前就知道乐至是蚕桑大县,想不到如今已产业化和规模化了,既能观光旅游,又能休闲娱乐,还能捎带些绿色果品回去。”

  桑葚营养丰富,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又因桑树生长的环境无污染,桑葚又被称之为“民间圣果”。

  “今年春初,由于雨水少阳光足,桑葚含糖量高,不仅酸甜可口,还营养丰富,适应了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桑葚,每斤能卖8–10元,且供不应求,今年每亩桑果产值将达到8000元。”唐家店村支部书记胡国富介绍说。

  这只是乐至县积极探索蚕桑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面对茧丝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该县发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四川省蚕桑产业综合实力第一县”的目标,调整思路,细化措施, 着力发展现代蚕业,强力推进蚕业规模化、多元化、科学化发展。

  规模发展提收益。向大户集中、项目向大户倾斜、服务向大户跟进……一项项扶持政策得到落实。去年,培育养蚕大户2000户,全县呈现出“大户增加,规模增大”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强化“一园两线三带”基地建设,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提高蚕农收入。2012年,全县产茧4610吨,茧款收入1.36亿元,同比增加2600万元。

  多元发展增收益。该县加快转变蚕桑产业发展方式,加大蚕桑综合开发力度,积极推广 “桑–菜”、“桑–草–牧”、“桑–禽”、“桑–粮”、“桑–中药材”等桑园综合开发模式。去年,桑园综合开发利用9.8万亩,桑园开发和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产值2.05亿元,同比增加8100万元。全县蚕桑产业农业部分综合产值达到3.41亿元,同比增加1.07亿元。同时,规划建设“高端生丝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桑果观光”旅游经济,以带动蚕农增收致富。

  科学发展突收益。从饲养、蚕病统防到品种推广,探索“小蚕专业化”饲养模式,采用“省力化饲养技术”,落实“三统一”技术措施,重点推广新品种。“嘉陵20号新蚕品种”项目获县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童家镇五通村的蚕桑科技示范园被评为“资阳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蚕农增收致富。截止目前,科技拉动全县养蚕户户均增收1235元,同比增长35%。

  打造“四川省蚕桑产业综合实力第一县”,乐至正在向目标迈进。

稿件来源:四川新闻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