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市场“危机四伏” 中国皮革业亟须创出品牌
发表时间:2013-05-09    作者:梁文艳 发表评论

  当前,对于我国的皮革行业,外需不振已成为众多出口企业的共识,出口转内销或许将给企业提供谋求自救的“正能量”。

  近日,中国皮革协会发布的《2012年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我国皮革业在多重压力下,去年总产值和利润都大幅下滑。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556亿元,同比增长了14.01%,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出口760.9亿美元,同比增长9.8%,增速回落12.2个百分点。

  主要源于我国皮革产业对外贸易业务受外围市场的影响出口量有所回落。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造成我国的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影响出口量有所回落;另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整个经济环境持续低迷,消费欲望不够强而导致的。

  虽然上述原因是导致我国皮革行业利润下滑的一个原因,但也绝不是唯一的原因。《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皮革行业利润下降的另一原因是随着原材料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和日益严格的环保等方面不断增加让行业无论在盈利以及产值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也导致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增长缓慢。

  那么,我国皮革行业出口是否已经到了“拐点期”呢?长期以来,我国皮革行业的发展走的是“原料大量依靠进口,成品大量依靠出口”的路子,生产、销售、技术均对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尤其是欧债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我国皮革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例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深陷危机泥潭,复苏缓慢,消费者购买需求下降,造成了我国皮革产品出口增速回落的情况。

  在“外销遇冷”的市场环境下,以出口为导向的皮革企业应转变发展方式、回归国内市场或许是未来发展新一轮增长的一个方向。

  由“外”转“内”拓展国内市场,在谋求内销转型中又会面临哪些挑战呢?在张英剑看来,出口转内销不会一帆风顺,会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国内皮革行业缺少知名品牌。虽然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皮革生产国之一,但并没有形成世界范围内或国内市场具有优势地位的品牌;另一方面,在营销渠道方面缺失。过去我国皮革企业常年主攻外销市场,并没有在国内市场建立起完善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网络,这对本土皮革产品在消费市场快速而广泛地渗透提出了挑战;再一方面,贸易环境有待优化。相较于外贸市场,国内皮革销售市场在大环境方面规范性欠缺,在交款、付款以及下家交易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今年,制约外贸增长仍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皮革业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更为严重,加之汇率变动、成本优势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等方面导致皮革业发展减速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观。

  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关键期,企业的人力成本会不同程度地增加,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将有助于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而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多元化市场发展也将有助于规避在国际市场中的贸易摩擦风险。

  今年外销市场“危机四伏”,眼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苦练内功,提升本土品牌核心竞争力,包括质量值得信赖、产品设计理念与国际时尚步伐一致或领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才能使业绩稳步增长。

稿件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