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企在非洲拓展业务
发表时间:2013-06-13     发表评论

  制鞋企业是全球贸易中的“牛羚”。就像牛羚总是要迁徙到草最肥美的地方一样,制鞋企业总是会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方。

  因此,当中国领先鞋具出口商之一华坚集团(Huajian)去年创立其首个海外业务时,它走的可谓是一条寻常路。只是该公司把目的地选在了埃塞俄比亚,这有点令人意外。

  华坚副总裁、负责该公司埃塞俄比亚工厂的海宇(Helen Hai)表示,人民币逐渐升值以及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正在挤压利润率,迫使很多中国制鞋企业考虑采取类似的举措。不过,它们多数是在距离本土较近的亚洲国家设厂。

  “30年前,中国人还不懂得如何为国际市场制造鞋子。”海宇表示,“来大陆设厂的是台湾人和香港人,因为30年前大陆的制鞋成本比台湾低20%。”

  华坚为Tommy Hilfiger、Guess、Naturaliser、Clarks和其他西方品牌制造女鞋,在中国大陆拥有2.5万名员工,是首批在非洲设立大规模生产业务的中国制造商之一。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该公司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郊区的工厂已聘用了1750名员工。如今,华坚正计划向注塑鞋领域大举扩张。

  当时任埃塞俄比亚总理的梅莱斯•泽纳维(Meles Zenawi,2012年去世)在2011年末把该国情况介绍给中国制造商时,海宇表示,从成本计算的角度来讲,做出这个决定相对容易,若从文化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她表示:“从当地的情况来看,劳动力非常具有竞争力;电力成本竟然只有中国的一半。就制鞋业务而言,埃塞俄比亚还有一个优势:这里的绵羊皮和山羊皮供应量巨大。”

  然而,最大的激励因素是埃塞俄比亚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享受优惠关税。

  尽管如此,华坚在非洲的远大抱负仍可谓是不寻常之路。如今,非洲官员日益担心的是,随着中国在非洲发挥的作用日趋增强,大量廉价进口产品涌入非洲,造成该地区的去工业化。

  去年,中非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是2000年的20倍(那一年中国政府承诺要出台政策加速中非合作)。但在中非关系蓬勃发展之际,非洲的制造业却在相对衰落。

  在海宇眼中,埃塞俄比亚现已走上的工业化道路与30年前中国自己所走的道路类似。当年,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海宇与父亲第一次来到北京。当两人想入住一家酒店时,却发现住不起。海宇说:“离开酒店的那一刻我在想,有一个世界是不属于我的;不过,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海宇依靠奖学金在英国完成了学业,成长为一名科班出身的精算师,并成为苏黎世保险集团的员工,而后又加入了制造业。

  她相信,已拥有本土制鞋行业的埃塞俄比亚可能会成为一个全球鞋业中心,为非洲、欧洲和美国市场供应产品。

  她表示:“当你有数千家鞋厂时,你就会有数千家供应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商。到那时,你就形成了规模经济,就会看到成本下滑。”

  海宇说,目前而言,一些最大的经营障碍是物流、运输成本高企以及需要进口很多原材料。

  她补充称,来非洲的中国企业在某些方面受到不利因素制约,她提到了语言和其他文化障碍。她表示,从另一方面讲,这些企业的一大优势是有意愿进军未知领域。

  海宇说:“中国和欧洲的企业家存在一大差异。欧洲企业家看到老虎,会先研究它的特点,然后找出制服它的方法。他们会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进行各种可行性研究。

  “中国企业家……看到老虎,会先跳到虎背上,然后想‘好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正是这种心态帮助中国在过去20年实现了如此快速的增长。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